論文在那里擺著呢,撒謊都沒辦法撒
李定安嘆了口氣“瓷器顏料成份組成及土壤研究”
就是嘛,這樣才對不然他那幾篇論文是怎么發表出來的
包括之前提到的“胎質、釉質”、“民族文化與國畫及傳統瓷器”、“浮雕瓷與琺瑯彩工藝融合”,以及根據顏料成份及瓷土成份,推導窯口的大致范圍等等,全部都已經形成了結論,發表到了考古學報上。
也就等于說,李定安的研究進度比各組快了一半還多,比研究計劃快了整整半年,研究室里的這些研究員,不過是在重復他的步驟。
換種說法,要不是因為考古學報是核心期刊,論文從投稿到發表需要半年,李定安早帶著實驗組去t市nq實地堪察了,哪還需要在這里磨洋工
而且這不單單是快的問題,關鍵的是,評審組成立后,就著重對他發表的幾篇論文深度研究過。不論是實驗數據,還是論證總結,都無懈可擊。
說簡單點,從司長到王處長,再到現場的這些委員,沒有一個不好奇的他是怎么在半個月的時間里,完成了這么多組試驗,研究方向卻沒有出現過一絲偏斜,實驗數據沒有出現過一次誤差的
在學術界,在研究領域,這是極度不可思議的事情
搞研究大半輩子,真就是第一次見這樣的情況,陳教授百思不得其解,最后直接問“怎么這么快我指的是你的個人進度”
李定安同樣嘆了一口氣他就知道這個問題不可避免。
但這事沒辦法解釋,也不能解釋。不然怎么辦,告訴他們自己有作弊器
他憋了半天“可能是運氣好”
馬獻明腮幫子一鼓,差點笑出來你這也太敷衍了,傻子他也不信啊
果不其然,不論是評審組,還是各組的研究員,全都直勾勾的看著李定安。好像在說你糊弄鬼呢
李定安又嘆了一口氣“陳教授,有詳細的實驗記錄的,而且也有錄像”
嗯,對,有記錄的
所以說,完全沒必要撒謊
但這沒辦法解釋啊
一次有可能,兩次三次也有可能,但幾十上百次實驗都因為運氣好而不出錯扯什么淡
有這運氣,搞什么古董研究
搞科研軍工,搞科學發明他不香嘛
眾人又怔住了
王處長、項志清、以及陳教授對視了一眼,意思很明確,也很統一沒必要糾結這個,該關注的是項目本身。
想了一下,王處長又說“大致流程還是要走一下的老馬,把李定安各階段的實驗數據和論證資料整理一份,讓專家們簽字,也別等了,這會就簽”
哈簽字
真就是來走個過場
但轉念一想不簽還能怎么辦
論文都快要發表了,等于項目都完成了過半,再要摳著字眼評審,還有什么意義
“好的領導劉主任,開間會議室小舒,速度放快整理一下資料”
馬獻明快走了兩步,臉上堆滿了笑,還欠著腰“王處長、項教授、陳教授,各位專家,這邊請”
一眾委員無語。
你剛才的桀驁呢,剛才的不馴呢
眾人舉步往外走,剛一抬腳,王永謙又轉過頭“李定安,你站著干什么,不做進展匯報嗎”
進展匯報
李定安還沒搞清楚是什么意思,馬獻明心中暗喜,忙使眼色。楊麗川也反應了過來,捅了他一把“執行審查,階段性反饋”
哈這豈不是就是之前提到的研究過程中上級部門對研究單位的跟蹤和監督管理
意思就是,今天的專家組不單是評審團,還是檢查組,最后的結果是上級主管部門和專家組對項目研究進度很滿意,對研究成果非常認可。
同樣的,對他這個項目負責人也表示了肯定
這么輕松
還記得半個月前,何安邦、呂本之,以及吳教授提到過的科研項目不是過家家,何況還是涉及兩部委、涉及高校工程的大項目。
也從來沒有讓沒有任何學術成就的自然人負責課題的先例
但事實則是真就走了個過場
哪里出問題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