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不就是講幾堂課嗎學術研究相關情節,不喜可跳過
過程很簡短,氣氛很融洽,評審和檢查的流程也異常簡單
委員們只是將實驗記錄、總結材料與李定安發表的幾篇論文做了一下對比,就知道研究過程異常的順利,實驗數據異常的精準,論證資料異常的全面。
說實話,既便是用到國家級項目的評審、檢查中,這些資料也挑不出一點毛病。
所以,委員們都異常的痛快,審核表到誰手里,誰就是大筆一揮。
簽字的同時,也會順帶著問一些關鍵性的問題,比如各項實驗的前置條件,論點的分析思路等等,也就是所謂的進展匯報。
李定安侃侃而淡。
委員們又漸漸的發現不對了整整十二位專家,林林總總問了三四十個問題,前前后后半個多小時,李定安全程脫稿,竟沒有一處錯漏,甚至連前后順序都沒巔倒過一下
其余不論,就這記性,就讓人嘆為觀止上百組試驗數據,他是怎么記得這么清楚,連個小數點都沒錯的
與此同時,所有人,包括王處長心中同時浮出類似的念頭文化界不,準確來說是考古界,出人才了
轉了一圈,就簽上了十二個名字,最后轉到王永謙手里,他一邊簽字一邊盯著李定安
“盡快將資料補齊,該申請資金申請資金,該申請編制申請編制,該外出作業外出作業也不用再等論文發表”
稍頓了一下,他又嘆了口氣“所以,別再拖了”
最底下,項目負責人后面規規正正的寫著“李定安”三個字,還有什么拖的必要
他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王處長,我明白的”
王永謙點點頭,又看著馬獻明和楊麗川,神情嚴肅了許多“你們要配合好,有問題隨時匯報,有難處隨時打申請,另外少整那些沒用的”
這話多少有點敲打的意味,意思是別把那些亂七八糟的風氣灌輸給新人,但馬獻明渾不在意,笑嘻嘻的“領導放心”
要是所有的科研單位都像國博一樣,不批經費不立項,但研究進度卻快的飛起,上級主管單位怕是能樂瘋。
所以,話雖說的重,但你得反著聽領導這是夸獎呢
打的交道多了,王永謙也知道馬獻明的秉性,都懶得多說,拿手指點了點他。
基本上也就這樣了,征詢了一下專家組的意見,王永謙率先起身,一行十數人又出了會議室。
臨上車時,王永謙特地和李定安握了一下手,語眾心長“李定安,既然有能力,你就放心大膽的干,不要有心理負擔,更不要有壓力也要相信,是人才,就不會被埋沒”
李定安半懂不懂,只是客氣的笑了笑。
馬獻明和楊麗川卻是神情復雜。
這位向來說一不二,雷厲風行,從不說客氣話。
再加上今天這近似于敷衍潦草的評審檢查過程,兩人心中浮出一絲明悟不會是上面的領導發話了吧
隔著車窗,項志清對著李定安點了點頭,他揮手致意,目送車隊出了大門。
轉過身后,發現馬獻明和楊麗川正用非常奇怪的眼神看著他。
“怎么了”
馬獻明搖搖頭“哦沒怎么”
莫明其妙。
他轉身走向研究室,兩人跟在身后,眼中盡是羨慕不出意外,李定安應該是在上面掛上號了
心中暗忖,三人進了研究室,馬獻明簡單的通報了一下評審和檢查結果。
雖然早有預料,但研究室里依舊傳出一陣歡呼聲。
能通過專家組審核,就說明李定安的進度雖然極度超前,但研究方向沒有一絲偏差。
這代表著上到各組負責人,下到研究員和文保員,再不用擔心自己的實驗數據是不是有錯漏,方向是不是早已偏移。
更不用研究完一個階段,就要集中人員開大會,商討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和內容。
這得少死多少腦細胞,少掉多少根頭發
也不止是這些。
課題立項,甚至已經過了執行審核階段,代表著一大筆經費馬上就會到帳,工資卡上也會多一筆相當可觀的補貼和獎金。
別奇怪,研究員也是人,也要養家糊口,也要吃喝拉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