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要發生大事
安本齋“李專家學識之淵博,涉獵之廣范,確實讓人佩服。但是我們還有幾點疑問首先,李專家也認同,這幅畫是民國時期創作的,對不對”
“對,時間是1938年春,大致是二月左右”
網友們精神一振好家伙,能將創作時間推斷到年已經不可思議了,李定安更是精確到了月
他怎么做到的
但現在已經顧不上這個,又有大v接著問“之前由金老師品鑒,可以確定畫絹用的是民國時期最為有名的吳江白龍絹,李專家有沒有疑議”
李定安點頭“差不多39年張大千回四川之前,一直都用的是吳江絹”
“油墨、顏料,都用的上品,是吧”
“對,上好的紫徽墨,上等的石青和花青,以及朱膘、赭石包括布局、構圖、意境等,皆屬上乘之作”
說到一半,李定安回過了味,“你們是想問,這樣的畫,怎么才值八千八”
公屏上出現了好幾個豎大拇指的表情,意思是你猜對了。
李定安頓時就笑了“其實近代時期,技法比這位嫻熟,作品風格比這位突出的畫師如過江之鯽,整體意境與質量比這一幅還要上乘的作品更是一大堆。
但在收藏品市場,幾千塊錢依舊流拍的比比皆是不過現在我們不論其它,就說這一幅”
稍一頓,李定安又往畫上一指“因為這是胡若思畫的”
“我靠”
“靠什么,胡若思又是誰”
“張大千早期的弟子,后被逐出師門”
“他干啥了,和這幅畫只值八千八又有什么關系”
“哥們,真的,關系大了去了”
公屏上剛飄過幾行信息,直播間又傳出李定安的聲音“有據可查,及大風堂門人自行統計,張大千一生收徒共計一百一十余位,而胡若思是唯一被逐出師門的弟子,具體原因就和這幅畫有關。”
“不過咱們得從頭講,先說他父親胡治慶上世紀初,胡治慶就已經是聞名上海灘書畫商,有專門的書畫經濟公司一爿閣,當時主要活動在江南一帶的陳半丁、劉海粟、吳昌碩,以及四任等名家都通過他賣作品
大概二零年左右,張大千通過吳昌碩認識了胡治慶,自此后,胡治慶便成了張大千唯一的經濟人,他所有售出的畫作,必經胡治慶之手。二人關系也日漸深厚,于1925年,張大千成立大風堂,公開收徒,年僅九歲的胡若思便拜到了他門下
這位自幼就受熏陶,天份也確實很高,深受張大千喜愛,幾乎是傾囊相授只是學畫六年,就已能臨石濤幾能亂真”,尤擅石濤淺絳山水,筆墨風格卻又神似張大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