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現代藝術品,這種表現形式當然沒問題,但怎么看,這東西都是古董,所以感覺有點不倫不類。
關鍵是也沒什么款和銘識,想安個根底都無從下手,所以關德海才說“看不準”,那位趙總也說要退貨
離得有些遠,只是看了幾眼,李定安就收回了目光。那位史老師看的很仔細,近十分鐘,才抬起了頭,然后又嘆了一口氣“我也看不準”
霎時,趙總臉上的表情又深重了幾分兩位專家都說看不準,那這東西是什么性質還用的著說
當然是有問題。
也是運氣,今年的展覽會做了相當大的改動,至少有了售后保障三天之內可以無條件退貨。
要擱往常,只能啞巴吃黃蓮,含淚往肚子里吞
正暗暗慶幸,旁邊傳來聲音“你好趙總,您這骨扇,能不能讓我看一眼”
趙總和史老師齊齊的轉過頭一男一女,都挺年輕嗯,形像都不是一般的好,關鍵是都挺有氣質。
喜歡美好的事物是人的共性,所以很多時候,“以貌取人”這個詞其實都是帶褒義的,就像現在,光看這兩張臉,就覺得挺舒服,而且人家還這么有禮貌。
趙總點了點頭,拿起了骨扇遞了過去“一把贗品,隨便看”
“謝謝您”
李定安笑著欠了欠腰,又接了過來,剛一上手,就覺微微一沉。
烏木又名黑黃檀,屬紅木,不是一般的結實,又在地底炭化了數萬年,形成過程和煤沒什么區別,所以質地已接近于“石”,而非木,不沉才怪。
兩片大板也是上等的棕竹,所以至少材質沒問題。
陳舊氣息也很濃厚,包漿也很圓潤,包括連接扇骨的絲線,已然接近于純黃,擺明是上了年頭的東西。
再看畫,無論是畫工還是刀工均屬上乘,乍一看,也確實有點怪異國畫中不是沒有應用歐洲油畫技法的,以前流傳下來的也挺多,比如康熙和乾隆時期的宮廷畫師,大都會一些油畫以及浮雕技法。
不過再中西結合,也絕對是中多西少,秉承的依舊是儒家思想的“中庸”和“含蓄”,講究“以形傳神”,“色彩相和”。
但這幅不是畫風主打一個真實自然,用的還是油畫中最為典型的“三分構圖法”遠近分明,主次有別換種說法“西”的也太多了點。
看到這里,大多數的專家都會給出差不多的結論中不中,洋不洋,肯定和名家沒一毛錢的關系。
既便東西很老,但價值也有限。
李定安卻覺得有點怪,東西精致還是一方面,刀工畫工細膩也不提,關鍵是這風格,感覺有點眼熟總覺得在哪里見過,而且不止一件
這種風格的國畫不是沒有,但算得上古董的肯定少之又少,只要見過就絕對有印象。
自己去的最多的就那么幾個地方,除了古玩市場,就國博和故宮,再不就滬上的拍賣會哦,還有沈陽故宮
嗯,故宮
一剎那,李定安突然就想了起來就是故宮,不是沈陽,而是京城這一座。
好家伙,又是從內廷流出來的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