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相處的挺復雜
說笑著,兩人又找到帕薩特。看他手里托著一只盒子,王成功瞇眼瞅了瞅去的時候都還空著手,而這么大的東西,口袋里也肯定裝不下。
“文物博覽會李老師這吃了頓飯的功夫,又撿漏了”
“算是吧。”
“多少錢”
“八萬過一點”
才這么點
李定安說的是花了這么多,但王成功以為這東西就值這么多。當然,對他來說依舊不少,但對李定安而言,真就像九牛一毛。
頓時間,他就沒了興趣,又發動了汽車,載著二人回了大柳樹。
正是飯點,會場內的游客不太多,大多數的工作人員也已下班,包括幾位鑒寶專家。
既便如此,依舊不停的有人和李定安打著招呼
“李老師還沒下班”
“下了,隨便轉轉”
“李老師吃了沒”
“吃了”
“正好人少,李老師要不幫我瞅一眼”
“大哥,有規定只要在會場內鑒定東西,必須現場錄相”
“那算了”
就這樣,一邊走,一邊回應,兩人走到了展覽區。
平時的時候,就數這里人最多,幾乎是人山人海,這會卻寬松不少,至少不是人挨著人,腳尖頂著腳跟。
看到李定安,值班的銷售員異常的熱情“李老師,逛著呢”
“對,隨便看看”
“看上了哪一件,我幫您拿。”
“多謝,還沒看呢”
“李老師您可別客氣”
銷售人員擺明不信,看看李定安,又順著他的目光看了看展柜里的東西,好像在甄別李定安看準了哪一件。
感覺有點夸張,但仔細一琢磨,還真就不奇怪他可是展覽會的鑒寶專家之一,不說故意把哪一件的價格估低,自己再來買這種比較惡劣的情況,就說內部資料,也肯定是他們知道的最多。
比如覺得哪一件比較有價值,再來現場驗證一下,不挺正常
況且李定安有如今的知名度,大都是靠撿漏和鑒寶來的,這段時間更是火爆,銷售員聽的耳朵都起了繭子李老師今天鑒定了多少件,昨天又鑒定了多少件,其中有多少是因為其他專家看不準轉過去的等等等等。
至少在大柳樹會場,就數他的眼力最高,看的最準。
再結合他“要么不出手,出手必有漏”的過往,銷售人員不多想才怪好家伙,李老師絕對是來撿漏了
連走了三節展柜,大都是類似的對話,既便這會的客人不是很多,也不是人人都認識李定安,但只要是聽到的無一不是駐足側目感覺這位挺厲害,像是專業撿漏的
不然銷售員能這么熱情
于是,有人就問銷售員,這位是干嘛的一聽是展覽會的專家再一聽,撿漏起家再再一聽,從來沒失過手
好嘛,可算是碰著了
然后,就有人跟在了后面,李定安到哪,他們就到哪。
這擺明準備撿便宜。
李定安都愣住了這還撿個毛線漏
這會還好,人少,跟在后面的才是三四位。但等一陣,等游客和藏友吃完飯回來,認識自己的人也就更多,那時候跟后面的,估計得有幾十號。
雖然說會場內的東西都是明碼標價,也不可能出現耍賴不賣或是坐地起價的情況,但絕對會有人和他爭,和他搶。
比如他看準什么東西,跟在后面的那幾位當中也有人想買,怎么辦
凡事都有先來后到,當然是賣給他,但次數多了影響肯定不好鑒寶專家和顧客搶東西,真就不怎么好聽
于徽音抿了抿嘴“要不,找人幫忙”
好像也就只剩這個辦法了
“找”
李定安當機立斷“我找雷明真,你再問問蘭師姐,看她有沒有時間”
于徽音點點頭,不大一會兒,兩人打完了電話。
今天不是周末,蘭華芝當然在上班,但一聽是李定安請她幫忙,她當即就向領導請了假。
雷明真更不用說,好歹也是老板的親兒子,時間更自由。
兩人都說馬上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