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速不快不慢,行駛在國道上。時洪官皺緊眉頭,手指一下一下的點著扶手,發出“嗒嗒”的輕響。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只有出現比較棘手的問題時,他才會做出這樣的動作。
看他敲了好久,沒有停的意向,湯玲瞇了瞇丹鳳眼“時總,事情是不是不好辦”
時洪官如夢初醒“確實有點難”
“資金的問題你不用擔心”
難道僅僅是因為錢
不然聽到保力這兩個字的時候,就該偃旗息鼓
“湯總,能不能換一個地方比如換到江左的豐源工業區,或是江右的小港鎮,或是江南岸的石灘鎮”
“這些地方有古窯,也有古瓷”
時洪官啞口無言,略顯尷尬的捏了捏眉心當然沒有
湯玲想了想“那個年輕人什么來歷”
“長福礦業段保福的兒子”
真是冤家路窄,怪不得你這么愁
“另外兩位呢”
“不知道,應該是他朋友”
“能不能調查一下特別是瘦一點,帥氣一點那一位”
“沒問題”
湯玲下意識的嘆了一口氣。
時洪官答應的太快,甚至都沒問一下為什么,擺明沒放在心上。
“去市博物館”
“啊”
時洪官本能的轉過頭,包括開車的時洪生,同樣一臉詫異。
“帶你們看一樣東西。”
今天不是周末,游客不多。簡單的登記了一下,一行三人進了一樓大廳。
展廳很大,近有兩千個平方,或長或方,或座或立,擺著五六十座展柜。燈光打的很足,玻璃反射著耀眼的光芒。
一樓大廳展出的都是相對具有文化亮點、時代特色,以及能代表地方歷史底蘊的一級文物,也就是俗稱的國寶。
湯玲走的很快,徑直往前,高跟鞋敲擊著大理石地面,聲音既脆且有節奏。兄弟二人一頭霧水,緊緊的跟在身后。
繞過乳釘雷紋圈足銅簋、銅三足蓋硯,又經過鏤空青玉雕像,湯玲停在了一座長方形的展柜前。
很大,寬近三米,但文物少的可憐,只有兩件。
第一件是一只青色的大罐,短頸、撇口、平底,沒有蓋,釉面呈青灰色,估計是光線比較足的原因,看著挺亮。
看標簽,是西晉時期的青釉貼花四系盤口壺,名字挺長,于1988年出土于豐城江灣鎮洪州窯遺址
只是掃了一眼,湯玲收回目光,抬手指向展柜里的另一件“就是這個”
這一件長的有點怪,器形粗圓,背上有提梁,看著像是壺,但口非常大,直徑足有六七公分。四足曲踞,壺口頂端刻有代表眉、眼、耳、鼻的紋飾,整體有點像老虎。
名字很短,就四個字青瓷虎子,但介紹卻極長國家一級文物,迄今為止惟一一件出土的東晉時期的青瓷虎子。1992年由江西文物研究所和京大聯合發掘于豐城江灣鎮洪州窯遺址,于2013年被列為禁止出境展覽文物
時洪生有點狐疑從江灣出土的瓷器很多,全省十一家一級博物館均有陳列,其中不乏國寶級別的文物,器形比這怪的也不是沒有。
湯總為什么讓他們看這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