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這東西多少有點觸及到了李定安的知識盲區。
是蒙文沒錯,也和藏語有關,但與內蒙和xz等少數民族沿用至今的語言文字截然不同。
琢磨了好久,他才利用天干地支等信息推算出來這是忽必烈時期創建的八思巴文。文字引用藏文字母和梵文,卻用來拼讀蒙語,書寫又借鑒了漢字方的
不論是讀,還是寫,更或是記,都不是一般的難。雖然被忽必烈欽定為蒙元帝國惟一的語言與文字,卻一直推行不下去,只有官方在用。
到蒙元滅亡,就徹底退出了歷史舞臺,成了死文字。
所以,這件東西十有八九出自蒙元官方機構。
這是其一。
其二是這東西的性質探山訪水、覓龍點穴雖然元朝也是中原王朝之一,但一是少數民族政權,二是存續時間太短,官方與民間都不怎么信這個。
要是漢人,直接就刻漢字了,不用這么麻煩
三是材質和工藝并非紅銅的桔黃,也非青銅的淡青,而是金黃。所以,里面摻了銀,還摻了金,大概比例銅七銀二金一。
很厚,足有半指,做工極好不見毛刺,不見蜂窩,表面非常光滑。說明是先鑄、后錘,再磨,再刻。
工藝種類只是其次,關鍵是這種比例的金銀銅合金強度很高,韌性卻極差,以現在的技術當然沒問題,但放在古代,雕琢難度相當高。
但再看字跡深淺均勻,字體規整所以,不但是官方造的,十有八九是內廷機構。
其三形制很怪。
風水堪輿學的流派多如牛毛,但大致可分為兩派類理氣派與形勢派,前者注重理論,后者注重實踐,相互之間勢同水火,如你死我活。
直到建國后,港島風水之學盛行,才有人嘗試將三派融合,創出了綜合派。
但那已經到了建國后,而李定安怎么看,這東西都是明以前的東西,卻帶有綜合派三派合一的特征,就讓人很奇怪了。
其四,磁針是固定的。
不是壞了,也不是銹死了,而是當初的時候就鑄死的。
風水即堪輿,又名相地之術,針都沒辦法動,還怎么堪,怎么相
李定安懷疑,這塊羅盤應該指向某個地理范圍或是坐標。
至于具體是哪,沒辦法算。
別說上面是蒙文,既便是漢字也不行,因為必須得知道這塊羅盤屬于哪個門派,并知道這個門派的秘傳口訣。
跟開保險柜需要密碼是同樣的道理。
所以,這東西很稀罕
李定安看的很仔細,周圍也很安靜。
何安邦和馬獻明都拿著煙和打火機,卻一直不點,擺明是怕弄出聲響。
旁邊更夸張,服務員來倒茶,都還離著好幾米遠,就被那個漂亮的女助理給趕了回去。
感覺市領導開會,都沒這個陣仗
最關鍵是旁邊的這幾位馬獻明、衛自立、姚川、程永權個個都是知名專家,業內權威,何安邦為什么不讓他們看,而是直接給了這個年輕人
而且神情都這么專注
左朋對李定安更好奇了,甚至大過了文物本身
他左右看看,碰了碰馬獻明“這位氣場這么強”
不是氣場強,而是能力高不論是眼力、鑒定能力、知識儲備,以及研究能力。
過于專業,又過于全面,動手能力還強往往能用最直接的方法解決最復雜的問題。
理解能力又高,能用最簡潔的語言講的清清楚楚。
所以,這些人這么安靜,并非只是出于尊重,還抱有學習的目的。
自己和何安邦可以不學,但總不能打擾其他同事吧
當然也得安安靜靜的
正不知道怎么解釋,李定安直起了腰,又呼了一口氣。
何安邦瞅了瞅“怎么樣”
李定安搖搖頭“不好斷”
聽到這句話的人都愣了一下還有李定安不好斷的東西
左朋也愣了一下這句“不好斷”,和“沒看出來”有什么區別
幾位陪同人員的眼神漸漸奇怪了起來就這
與之前的架勢相比,這個結果著實讓人意外
何安邦和馬獻明也很驚奇“怎么回事”
“形制太怪,不倫不類,又是失傳的八思巴文,所以我沒辦法確定這東西的具體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