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撞大運
碧空如洗,萬里無云。
氣溫逐漸升高,路面上的積雪已然化盡,壕溝里積滿了黑色的泥水。
田野中白一塊黃一塊,斑斑駁駁,像生了癩子的白狗。
暖風開的太足,身上都出了汗,李定安轉著旋扭,把溫度調低了一些。
后座上,馬獻明和何安邦一人一邊,靠著車窗半瞇著眼,跟霜打過似的。
當然是又喝多了
開著開著,何安邦猛的直起身,搖下車窗干嘔了兩聲。
李定安立馬停車。
嶄新的獵豹,左局長昨天才從市委開過來,弄臟了著實不好意思。
李定安站在兩人身后,巴掌拍的像擂鼓“就這個樣子,你怎么坐飛機”
包括技術人員,只要項目組缺,從文物局隨便調。
反正對外事務由老馬負責,老馬搞不定,那就換他,他還要搞不定,那就館長出面
李定安也沒客氣,就在酒桌上,問左朋要了十幾個。項目組一個從十來人擴充到了三十多人
專程來拜訪,好一陣寒喧,才看了京大和故宮、以及國學研究院對于羅盤給出的結論。
喝到半晌,米書記借著酒勁拍胸脯只要在蒙古瓷窯址考察期間,項目組的食宿、交通,與市、旗、鎮三級鎮府以及地方相關單位的接洽,都由市委負責。
都進了門,何安邦又轉過了身“窯址的事情別太著急,今年找不到,明年再來找也行”
冷風一吹,感覺舒服了好多,兩人一前一后上了車。
但當地想根據這件文物找出遺址,甚至成立項目,著實有點想多了。
李定安點著頭“我有分寸”
“你猜的”
何安邦搖搖頭“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必要為難自己。”
“有什么用”
“放心,我至多找到元旦不過既便找不到,也應該能確定大致范圍”
簡而言之,對地方沒什么增益。
別說,還挺有道理
沒吐什么東西,但像是起了連鎖反應,馬獻明也跳下了車,然后兩人頭挨頭,蹲在馬路牙子上“哦哦哦哦哦”
確實挺熱情。
“那是之前”
而且只是窯址,大不到哪里去,對地方歷史、文化的加成不是太高。
何安邦沒說話。
機場離的不遠,離市中心十多公里,沒多久,車就開到了航站樓。
何安邦跳下車,蹲在路邊,脖子伸的老長,跟只鵝似的。
他搖搖頭,從車里抽出兩張紙遞了過“米書記也太熱情了一些。”
“時間來不及了,而且和左局長約好,下午要和羅盤的賣主見一下面,了解一下情況。”
看似很重視蒙古瓷項目,但大都知道項目是由國博立項,研究成果和撥付的經費都和地方沒關系。而之所以級別這么高,關鍵在于新技術、新工藝。
算了,隨他
一件文物,如果能給出出處、年代、用途,甚至是價格,已經算是鑒定的相當清楚了。
所以,何安邦很清楚如果沒有昨天于書記的那通電話,地方領導至多也就是感謝兩句,根本不會有后面的事情。
下車,拿行李,進候機廳。
換了個舒服點的姿勢,何安邦從后視鏡里看了看李定安“下午呢,去奈曼”
啥玩意
何安邦和馬獻明都呆住了才幾天,你這范圍一下就縮小到了十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