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考古而言,范圍確定十公里以內,已經和找到沒什么區別了
等于給了廚子一把鹽來,你給我做桌席
要不他怎么不灌李定安
不過不用給李定安講那么多是人才就要保護好,更要保持純粹,盡量不要被亂七八糟的事情所影響這是館長的原話。
過意不去個屁,就算是欠人情,也是你老丈人還
沒表達失望,態度反而有增無減邀請項目組吃了一頓飯,又拉著何安邦和馬獻明一噸猛灌。
李定安搖搖頭,“現在至多十公里”
米書記臨走時,又交待秘書,專門給李定安和馬獻明各配了一輛車。
“多大”何安邦回憶了一下,“我記得你在飛機上說過大概范圍不會超過一百公里”
“是沒用,但還是得問一下,不然總覺得過意不去”
“是飛機拉我,又不是我拉飛機”
“我猜個毛你當我這幾天待酒店,天天睡大覺”
何安邦愣了一下,又“呵”的一聲就憑他這幾天帶著舒靜好和方志杰,從地方電子檔案庫查的那些資料
快別做夢了
又不是鑒定,李定安可以憑眼力、經驗、知識儲備,通過器形、材質、包漿、土泌等等的特質推斷,甚至斷不太準都沒關系。
這是尋找遺址,要通過有限的線索抽絲剝繭,披沙練金,而且是就是,不是就是不是,不能有一點含糊。
打個比方nq近萬平方公里,要找出可能不足一平方公里的窯址,這是什么概念
萬中尋一。
問題是國資委的決定太突然,李定安決定實地考察,趕在科創局立項之前完成蒙古瓷項目的想法也太突然。
說直白點,來通遼之前,項目組根本沒有做過任何的野外環境和地理調查,甚至相關的地理資料都是這幾天現查的。
還有一點,李定安是第一次出野外,而這一行也壓根不是你學多少理論,有多少知識儲備就玩的轉的。
完全憑的是經驗。
一點兒經驗都沒有,而李定安卻想靠著這點兒信息,在短短的兩到三個月之內找到遺址的準確地點
要這么容易,蒙古瓷窯址早被人發現了,不會等到李定安從xj發現實物,又用半年多研究了個九成九,才從研究數據反推窯址。
所以根本不可能這么快。
以何安邦的經驗推斷用半年左右的時間收集資料,再用半年左右的時間收集遺物,然后通過資料和遺物信息,確認準確地點。
所以,只是發掘前的工作,就需要一年以上。
當然,何安邦也相信,只要時間足夠,李定安肯定能找到,但怕就怕他太著急。
相處這么久,李定安什么性格他再清楚不過不論干什么,一頭扎進去就拔不出來了,不弄出個結果誓不罷休。
但這是野外作業,而且天氣越來越冷,關鍵這地方的氣候不是一般的惡劣,動不動就是暴雪。
別說出點什么事,哪怕是李定安磕著點碰著點,何安邦都沒辦法交待。
都不用什么保力、科創局,甚至是于書記找他是問,館長就能讓他吃不了兜著走
何安邦越想越擔心,又指了指馬獻明“看著點,別讓他鉆牛角尖要看不住,立馬給我打電話,我爬也爬過來”
“何館伱放心”
“等會你們扯什么淡”
何安邦都懶得理他,提著包就走。
李定安一臉懵逼
計劃不如變化,啟程往奈曼的時間,比李定安預訂的又推遲了兩天。
肖主任算是知道,何館長喝醉之后說過的那句是什么意思李老師什么都好,就是太著急,恨不得一天把一年的工作都干完。
這不是夸獎嗎
有的時候還真不一定。
就比如現在在途中,在車上,李定安開了個動員會,又安排了下午的工作下午兩點,正式開始調查青龍山實地環境。
問題是,從市區到奈曼,差不多兩百公里,大半要走國道,至少要三個半小時。從旗再到青龍山鎮是八十公里,這一段是縣道,至少要一個半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