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山頂大的羅盤
不大一會的功夫,鐵盤被送了上來。
約摸巴掌大,直徑十五六公分,有盤心,有刻度,有分層,有符號,同樣也是八思巴文。
沒錯,也是羅盤。
但還銹著銹,不知道中間有沒有盤池,池內有沒有指針,又指向什么方位。
包括上面字跡也有些模糊,無法推斷具體內容。
“小舒,羅盤”
舒靜好連忙打開包,把左朋送來的那塊銅羅盤取了出來。
李定安直接將兩塊扣在了一起大小一模一樣。
再分開對比大部分的刻線都沒有錯差,同樣是九層,盤面同樣被分成十二等分。
唯一有一點一塊是銅,一塊是鐵。
區別只在于感悟不同,具體點兒各派以撼龍經和疑龍經為綱,總結出各自的觀山看水之術、點穴分金之法,觀星定位及出煞收山的口訣、以及復雜到繁瑣的測吉兇的算法。
再開發一下腦洞這兩塊羅盤,這些銅錢,之前都屬于同一個人。要么屬于哪座喇嘛廟,要么屬于賣了銅羅盤的牧民的祖先塔布囊。
具體是不是還有區別,要除去上面的鐵銹,翻譯出符號信息后才能知道。
總不能是蓋在喇嘛廟頂上的吧
想了想,李定安把鐵羅盤遞給了舒靜好“小舒先拿到賓館清洗,然后聯系高老師,請他幫忙翻譯一下注意,是清洗,不是修復,但盡量不要有破損”
至于和其它幾件東西的關系
撼龍經勾夾是砂螺是穴,水注明堂聚氣多,四傍繞戶如城郭,水繞山還聚一窩。
就是不知道兩截道家八寶紋的筒瓦從哪來的。
說簡單點此處的龍穴很多,只要找對地方下葬,后代肯定能出王公。
而恰好,羅盤的賣家的祖上為塔布囊指與成吉思汗的后代結婚者,皆為貴族,祖錢和羅盤都是祖傳。
“李老師,我明白”
也是最早的堪輿學論著,也不管是哪種流派,是注重理論還是注重實踐,凡是唐以后的風水堪輿之術,全是以這兩本為核心思想洐生而來。
那怎么辦
只能弄復雜點,盡量讓盜賊找不到跟保險柜密碼越復雜越安全是同樣的道理
還有一句出自疑龍經凡山大曲水大轉,必有王候居此間。
要問為什么弄這么復雜
朱古錢很好猜說不定是哪位大喇嘛或大人物賜給了這里的喇嘛,喇嘛當做圣物保存了下來。
河流蜿蜒,連連綿綿,環繞不絕,如城外的護城河。
“大墓”
遠遠望去,不論是山,還是河,都像一道一道的環圈在一起。
從風水學而論,這種地形很特別。
左朋緊緊的跟在后面
“哦,你說青龍山戰國墓這個我知道出土了一把青銅劍,現在就收藏在國博”
李定安搖搖頭,快步上了山。
當然是為了防盜墓的。
李定安又指了指山上“左局,上去看看”
左朋格外的興奮,“李老師,我幫你拿包”
這枚大錢的來歷也不難推斷元貞折三錢鑄成之后的主要作用,是元成宗用于賞賜大臣,就沒有向中下階層流通過,所以才少,所以才貴。
“不用”
這座廟離這兒也不遠,十有八九就在頭頂上老道山。
眺望了一陣,李定安嘆了一口氣“遺址有沒有還不知道,但說不好,山下就有大墓”
勾夾即指河流環繞,螺指的是一圈一圈的環,后面兩句更好理解簡而言之,這種地形中,遍地都是龍穴。
天空湛藍,白云悠遠,草原一望無際。
特別是疑龍經,幾乎把什么身份坐什么山,分什么金,葬什么穴標的清清楚楚,等于盜墓賊的找墓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