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子有病這樣一來,這書豈不是廢了
至少也廢了一大半
他愕然抬頭,甘卉笑了笑“買來的時候就是這樣,所以這本,李老師看著給點就行。”
看著給點
這根本不是錢多錢少的問題,而是就沒見過這么糟蹋東西的你家里是有礦嗎
搖頭一嘆,他順手翻了翻。
字寫的挺好,還挺全面,像是研究古瓷時做的讀書筆記。
別說,還挺專業,有些觀點既新穎又獨特,使人耳目一新。
就比如白如凝脂,素猶積雪,蓋奪造化之天工,極制作之能事也這是原文,出自明代說瓷,說的是明朝時期的白瓷之最德化象牙白。
下面是鋼筆寫的備注象牙白仿永樂白,始于英宗,斷于萬歷,之后流于表,而無實。
李定安想了想象牙白釉仿的是甜白釉這種說法,他確實是第一次見。
繼續往下看潔素瑩然,適用于心其薄類于雞卵之殼,純乎見有釉不見有胎者,映日光照之,表里能見乎影故宋謂之卵幕,明仿之,謂之甜白。
備注明甜白釉仿宋卵幕杯,但瓷胚只達到半脫胎的程度。
這種說法倒是見過,林子良的瓷器研究資料中就有,李定安給保力寫仿古瓷生產策劃及具體方案的時候,還適當的借鑒了一點。
下面還有胎薄如紙、薄似蟬翼,亮如水精水晶,光影照人,輕若浮云,一杯重才半銖
備注宋代卵幕杯。
一,坯坯料a2o3氧化鋁,瓷土主要成份含量60,添加y2o3氧化釔、2o3氧化鑭、s2o3氧化釤
作用改善力學性能,提致密結構的形成降低熔點、材料孔隙率、晶界遷移速率;阻礙其他離子遷移,抑制晶粒生長;
添加si3n4氮化硅,nd2o3氧化釹提高高溫斷烈韌性,形成高耐火、高粘度含氮玻璃晶界
釉料添加氧化鎂
溫度素燒精坯,750800c內用淌釉,外用噴釉,釉厚01毫米
裝匣燒結最低溫度1280c,最高1320c
李定安猛往后仰這是什么
這特么是卵幕杯的仿制方法。
換種說法脫胎瓷。
一時間,他不知該說點什么
費盡心機,連哄帶騙,從沈陽弄來了十多件仿瓷,然后又根據林子良的研究資料,幾乎不眠不休,殫精竭慮,才推導出來了一套似是而非的仿制方法。
就這,仍舊被視為奇跡,將他驚為天人,更被奉為座上賓。
然后保力才有了研保所籌建計劃,才有了薄胎瓷投產方案。
而現在,他賴以成名,引以為傲的技術,竟然堂而皇之的記錄在一本誰都有可能看到的古籍上
不用猜看筆墨的痕跡,這些鋼筆小字的存在時間,至少也在十年以上
而這只是其次,關鍵是那些稀土元素的應用,以及力學性能、致密性、孔隙率、晶界遷移速率、離子遷移,高耐火高粘度含氮玻璃晶界
這些特性,就只有兩件東西上有那兩只光瓷杯。
但僅僅只是特性。
李定安估算過,如果科創局或有關部門找來的原材料足夠多,技術支持足夠強,想要推導出那兩只杯子具體的工藝流程,及技術重點,時間至少也要以年計。
現在倒好,現成的資料送手上來了
恍然間,李定安有一種嗶了狗的感覺這還能是巧合
一剎那,他突然就想到了那兩方印的來歷十三年前,林子良任所長時期,故宮被盜,其中就有這兩方印。
好家伙,這是生怕自己聯想不到,這份筆記是誰作的
除了林子良,再不可能有第二位
還有這個套路,真就是賊特么眼熟
曲雅南送給高勝東的壓手杯
馮攸然拐變抹角送給雷玉章的脫胎杯
良品坊的斗笠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