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內棺的形制有點怪,像是一根巨型的圓木剖成兩半造成的,但外面這一口,絕對是槨。
漢制君三重,上公,侯伯子男二重,士不重,用大棺
再說匈奴,西晉末在塞內建國的漢趙,棺外有槨的匈奴墓也沒幾座,何況漢代
再看四角西北角堆著許多圓丟丟的東西,十有八九是珠璉。西南角也堆著一堆,直徑大概四五公分這要不是金餅,李定安敢把棺材啃著吃了。
再看頭這邊的這兩個角,南北各有一個石座,東北角好像是一座燈,看輪闊,像極了保定中山靖王劉勝墓中出土的長信宮燈。
東南角好像是一口盒子,四四方方,只有巴掌大小,暫時還不知道里面裝的是什么。
木棺四周鼓鼓囊囊,估計絹、帛之類的細軟不少,應該還有金銀器,更說不定有玉器。
無非就是多與少的問題。
所以,漢天子賜葬沒跑了。
“李老師,能不能推斷出墓主的身份”
李定安想了想,搖了搖頭。
建武二十六年東漢劉秀,遣中郎將段郴、副校尉王郁使南單于,立其庭,去五原西部塞八十里。
二十七年冬,南單于既居西河,亦列置諸部王,助為捍戍。
所以,肯定是南匈奴那一部的王,但具體是誰,還真不好推斷
“李老師,要不要再探一下內棺”
“沒必要既便里面有能證明身份的遺物,估計也落滿了灰,除非直接挖開”
隊員們嘆了一口氣其它的不知道,就那座燈搞不好,就是舉世之內的第二座長信宮燈。由此可知,這座墓的價值
但與之相比,尋找風水遺址更為重要,所以只能等下次。
“太可惜了”方志杰又開始嘟囊,“會不會便宜別人”
“烏鴉嘴”舒靜好翻著白眼,“你不講,誰能知道”
方志杰沒吱聲,看了看李定安還真說不準。
確實說不準。
這里畢竟是國外,而且又是具有“風水原素”的漢墓,出于研究“蒙古高原游牧民族與中原文化關系”等因素的考慮,肯定是要上報的。
但說不好,蒙古國就會出于其它方面的考慮,和其它國家合作。畢竟研究漢族文化、且具有一定考古能力國家并不止中國,比如日本
李定安不置可否“到時候再說吧。”
報肯定是要上報的,包括之前二十六座墓,但肯定是找到遺址之后。
他拍拍手,又看了看表差不多五點,中午都只是對付了兩口面包,確實都挺辛苦。
“收隊吧”
“好嘞”
聽到能提前下班,都挺開心,速度也格外的快。
收窺鏡的收窺鏡,起探管的起探管,卸鉆桿的卸鉆桿。
動作稍快了一點,蘭昆技工力度有些大,窺鏡的收縮線都還沒有完全伸直,他就往上一提。
“咔”,地聲儀中傳來一聲脆響。
方志杰下意識的轉過頭窺鏡成像儀中看的清清楚楚,“”型的鏡線磕到了外槨東南角的盒子,那玩意,竟然掉下去了
當即就摔成了兩半。
當即,方志杰的臉也白了“我特么你急個錘子你急”
這特么可是漢墓,能擺在外槨之中,且在墓主頭朝向一側的,還能是什么普通玩意
不信
看看旁邊是啥搞不好,那座燈就是舉世之內的第二件長信宮燈一級文物中的一等文物。
頓然,蘭昆一頭的冷汗。
“別慌”
李定安走了過來,瞅了瞅屏幕盒子摔成了兩半,又從里面滾出了一件東西。
依舊四四方方,很小,通體也就三四公分。
咦,這什么
章,還是印,更或是璽
再仔細看,就是印不高,加紐也才三公分,印寬兩公分過一點,很薄,不足一公分。
倒是有點像漢印,關鍵是紐像是一只鳥
恰好,印側倒了過去,李定安滑著鼠標,把鏡頭轉到了另一邊。
嘿,運氣不錯,上面的字跡挺真。
李定安仔細的辯認了一下標準的陰刻繆篆,豎書,共六個字服奴仁善于章
這啥啊這是
分開都認識,但合一塊,李定安就有點搞不懂了。
服奴,應該就是匈奴吧
善于即單于。
章即印,中間這個“仁”應該是姓名。
史記中,匈奴確定有個單字的單于,如咸、輿、助、知但“仁”單于,好像沒印象
李定安仔細的回憶了一下,隨即,眼睛猛的睜大匈奴仁單于印
這是王昭君的兒子,伊屠知牙師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