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李定安的人都知道,這小子犟,認死理,鉆牛角尖,有時候還有點小心眼,還記仇。
但從來都不開玩笑。
恰恰相反,嘴嚴的跟焊死的一樣,明明有九分的把握,但從他嘴里說出來,就成了六分。
就像剛剛,如果不是成司長逼他,他哪里會說那樽甗,和三星堆沒半根毛的關系。
所以,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林致遠都愣住了。
同一時間,接到匯報的幾位領導,一個賽一個的懵。
有關部門只是讓他清點一下,再評估一下這些文物的價值,可倒好,他直接放了個大衛星
研究,必須研究。
支持,必須支持。
當天晚上,東西就被拉回了國博,館長又從“鐵質文物機理及保護技術研究室”抽出一半的人。
別看這名字很普通,但屬“十”重點計劃,正兒八經的國家級重點項目。
也由此可知,部里有多重視
成杰把一張紙所給了李定安“盡快列個提綱”
李定安瞅了瞅最上面寫著一串標題鉛錫黃合金在商周時期的生產及應用初探。
就這么一行字,下面空白,說白了,等于是命題作文,剩下的由他發揮。
“司長,這課題誰定的”
“這樣的課題方向,你覺得誰能定”成杰吐了一口氣,“當然是領導們上會研究的結果。”
李定安愕然成杰口中的“領導們”,都能有誰
反過來再說,要說課題有多大,也不盡然畢竟只是初探。
但這題目真心不好研究因為只是孤例,甚至這件東西從哪挖的都還沒有個大概范圍,只是考證這一點,估計就得把黃河兩岸跑個百八十遍。
遑論涉及的工序、起源及演變、原料來源等等等等李定安一想,一個頭就有三個大。
“列提綱沒問題”他提起筆,看著成杰,“但是領導,我真沒時間”
成杰無所謂的揮揮手“沒事,掛個名就行”
問題是,我怕的就是掛名啊
打個比方,研究到一半,領導們如果問起進展,他還能說不知道
所以,平時肯定要分出一部分精力,跟進項目。
再打個比方,研究過程中如果出現問題,他過不過問,解不解決
而三千年前的合金工藝,還是首次發現,還是孤例,研究難度和有可能遇到的問題,何止是一點點
再加上這個“領導們開會研究”,就能知道上面有多么重視,所以搞不好,他能被拴死在這個項目里。
不夸張,什么青龍山、渾善古城,又什么南戈壁省遺址,全都得往后排
李定安眼神躲閃“書記,我能不能發揚一下風格”
成杰都被氣樂了“李定安,你第一天參加工作”
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流程,而有些事情一旦開了頭,就像是堤壩上撕開了一道口子,一發而不可收拾。
所以,不是他想發揚風格,就能發揚風格的
“能不能研究出眉目還不一定,你擔個什么心”成杰點了點桌子,“你先寫,完了我向館長建議一下。”
也只能這樣了。
李定安點點頭,稍稍構思了一下,奮筆疾書。
筆尖滑過,發出“沙沙”的輕響,空白的稿紙上留下一行行剛勁的字跡。
他寫的又好又快,幾乎沒有停頓。
成杰滿意的點點頭。
館長果然沒有說錯如果不是他已經琢磨出了點什么,心中已有丘壑,這小子哪會告訴你什么合金,什么三千年
所以,別管有沒有,先逼一逼再說這一逼,果然就逼出東西來了
思忖間,李定安停下了筆,把稿紙交給成杰。
成司長略略一掃“具體的研究負責人,你覺得誰合適”
李定安想了想“最好是喬所長”
又和館長想一塊了你還說你沒琢磨過
“行,我知道了”成杰收起了稿紙,“有什么問題,我再聯系你”
李定安驚了一下“司長,你要走”
“嗯”成杰點點頭,“該清點的已經清點完了,剩下的只是修復和研究,所以最多一周,你也會接到通知”
清點完了
在心里數了數,李定安欲言又止剩下的那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