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話正與余天錫不謀而合,孟氏并不是麻煩,麻煩的是史蒿之,史蒿之是史彌遠之侄也就罷了,問題是他拜相的可能極大,要是逆了他,余家即使大麻煩無有,小麻煩也會不斷。
不看僧面看佛面,而且余天錫知道官家聽聞余孟兩家可能結親之事,將孟之祥驟升高位,想要大用孟之祥,但又怕孟之祥將來造反,一旦孟之祥娶了余家女郎,就保險很多了。
然而余家的女人們不同意,說宗伯古代對禮部尚書尊稱為大宗伯,禮部侍郎可以稱為宗伯嘍家的女郎,怎么可以嫁給一個大頭兵,這個兵還是個歸正人,即使他披上了一層孟氏的皮又如何注1
至于余天錫的憂慮,女人們不以為然,說即使史蒿之拜相又如何,官家大還是丞相大我就不信史蒿之能觸動得了我余氏,他也不可能一手遮天
還有的話則是“兵兇戰險,我余氏女郎不求夫婿大富大貴,她娘家家境可以,只求她夫婿知書識禮,平平安安地過一世即可。
家中男女爭執,余無憂隨手就把帶來的二本資料給余啟水看看。
一是孟之祥的讀書札記,寫得工工整整,似模似樣。
以他這樣的年齡,不算丟臉。
寫讀書札記是孟之祥從孟氏教育中帶出來的好習慣,哪怕是孟之祥來之后一樣堅持。
二是練兵小略,這是對宋軍傳統的練兵方法作了加強,包括耐力訓練和意志鍛煉,提高單兵作戰能力和戰斗意志力,寫得言之有物,還是不錯嘀。
余無憂問余啟水感覺如何,余啟水想到了方才孟琛的警告,倒也不敢造次,只是講了孟之祥的一個官場笑話,那就是“聽書差遣。”
孟之祥做著步軍司“準備差遣”一職,吃飽了沒事做翻看舊卷宗,因生澀難懂,他看了想睡覺,就找軍中老吏為他念卷宗,斷句讀,他聽著才明白,如此成為軍中笑話。
試問這種大頭兵,怎么能做我余家女婿
余啟水這一助攻,余家女人們就得瑟起來,把頭搖得象潑浪鼓,一致杯葛孟之祥入選。
余天錫也動搖了,但依舊覺得為難。
正在這時,有人進屋,乃余天錫之弟余天任,現為三司度支副使,他中途在衙門溜號前來參加家庭會議,之前通知過他參會。
相比于余天錫,余天任倒是顯老,他做官做得不象余天錫這么清貴,屬錢多工少那種,余天任在三司使的任上實務多,工作辛苦。
宋朝設鹽鐵、度支和戶部三司,其中鹽鐵司管理鹽鐵專賣,度支司專理鐵糧收支相當于財政部和戶部司專管賦稅征調相當于稅務局。
他坐定后,沒說對婚事的贊成與否,說起了他在度支司知道的消息,那就是孟之祥入籍臨安府,史蒿之的房屋過戶給他,還有他在臨安城外動用了三萬貫錢去大肆買地
注1南宋稱淪于外邦而返回本朝者為歸正人,即投歸正統之人,首倡者乃丞相史浩史蒿之正是史浩之孫、前右丞相史彌遠之侄,持歧視態度,不相信歸正人,南宋朝廷規定,歸正官員,只給閑散官職而無實權。
歸正人的代表人物有大詞人辛棄疾,他文武雙全,知金國虛實,能帶兵作戰,卻不被重用,韓侂胄主持開禧北伐,連戰皆敗,匆忙中想要起用辛棄疾,派人去找時,辛棄疾已然歸天。
孟之祥確實好運,他因歸正時年幼,被收養,披上了抗金世家孟氏的皮,從而得做主官。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