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戶籍管理制度由來已久,甚至可追溯到古代商朝,宋朝更是實行了嚴密的保甲制度,老百姓的戶籍遷入遷出以及遠方出行都受到嚴格管理。
孟之祥原籍隸屬忠順軍,現入籍臨安府,帝都戶口自然不好入,但孟之祥的身份讓他入籍是易如反掌。
再有就是孟之祥的居處原屬史蒿之,現史蒿之將那里所有的房屋乃至于仆人們的契約全部移交給了孟之祥,房屋過戶給孟之祥。
還有就是孟之祥的管家動用了三萬貫在臨安府城外購買荒地,聽說要開一個很大的養豬場。
哦,還有他在御街上花二千五百貫錢買了一家店鋪,面積還不小,買得真便宜。聽得余啟水心一跳
這些入籍、房屋過戶和買地、買商鋪之事都在臨安府辦理,但大宗交易要上報給度支司,孟之祥的手筆不小,余天任看到了購買荒地這一項有孟之祥的名字,特別標明他的身份,此乃朝廷大將,值得注意,遂仔細一查,就什么都清楚了。
主要是離得近,要是外地交易報來,查就沒那么方便。
余無憂驚問“二叔,他怎么這么有錢啊”
三萬貫,差不多相當于一個參政近十年的工資,他哪得這么多錢貪也貪不了啊。
余天任說道“他現在的身份,自然有不少人搶著送錢給他花的”
那當然,別人不敢借錢,見慣融資的孟之祥怎么可能拒絕那些相當優惠的天使投資呢,怎么能拒絕人家的深情厚意呢。
國人向來量入而出,不敢花錢也不敢借錢,孟之祥要實現驚人發展,靠自家資本積累根本不可能等到這個時候,正好他當上高官,借錢容易,干嘛不借呢。
之前借過一筆,升官后更是借,狠狠地借
屋內女人聽余天任一說,也知道所謂的借錢是咋回事,不忿地道“他小小年齡就敢這樣花錢,將來一定是個大貪官”
余家家教甚嚴,余天錫深知人情用一次就會少一次,為了富貴長久,對家族家員嚴加管束,諸人花錢用度十分謹慎。
孟之祥花錢大手大腳,讓女人們杯葛他。
而余天錫則是滿面笑容,對余天任拱手道“多謝二弟了,你的信息很及時,堅定了我的信心,余孟兩家應該聯姻”
余天任回禮道“正該如此,孟氏知進退,有前途,確為聯姻的好對象”
余氏兩兄弟一唱一和,此事就妥了。
之前還首鼠兩端,怎么他花大錢就讓人同意了呢
堂中男人們皆含笑,女人們則一頭霧水,其中趙氏乃書香世家出身,自幼在家中私塾進學,讀過不少書籍,驚呼道“豈不是秦時王翦之事”
“正是”余天錫頜首道。
且說內堂開會都有好長一段時間了,把孟氏伯侄晾在花廳,久不見余無憂出現,孟之祥起初還好好地,有一搭沒一搭地與孟琛吹牛,后來就有點坐立不安了。
用張翼德在長坂坡的話來說“戰又不戰,退又不退,卻是何故”
成與不成,好歹也給個信息來啊,爺一分鐘百萬上下,哪有時間和你們在這里耗
孟琛卻是穩坐如山,對孟之祥道“小七,不要多慮,成功最好,不成功是余家的損失。”
“對對對,今天他看我不起,明天我讓他高攀不起”孟之祥心態超好,不是非余氏女郎莫娶。
兩人交談時,余府人員在外面侍立,花廳里就他們四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