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他的話,孟琛眼前一亮,大贊道“小七,你的話真有道理。”
他不由贊道“雖然你是聽書差遣,但時有驚人之句,果然,老天爺是公平的”
“聽書差遣”孟之祥奇道。
孟琛自知失言,遂王顧左右言他道“聽,有人來了”
果不其然,余無憂興沖沖地進來,口稱“恭喜,恭喜,好事得諧,家里同意了”
孟家伯侄不由得大喜
連忙向余無憂表示謝意,余無憂笑道“不必多謝,此乃長纓與我余氏有緣”
孟之祥聽到此話,心忖最好你不是申公豹轉世哦,否則偶能跑多快就多快。
余無憂說起基本情況,余氏決定嫁給孟之祥的小娘子單字一個“敏”,乃是淳父余天錫的字公的嫡孫女,在本輩中排行十一,稱十一娘,其父余蘭在四川成都任通判,余敏自小聰明伶俐,熟讀詩書,被太祖母愛寵,沒讓其父帶到四川,一直留在京城,于寶慶二年出生。
余無憂“十一娘很得她太祖母歡心,孟七郎你算撿到寶了。”
寶慶二年孟之祥眨眨眼,不明所以然,孟琛知道他聰明一世,糊涂一時,遂為他推算,乃是八年前理宗皇帝的年號,是年,韃軍成吉思汗進攻西夏。
“啥,我妻子現年八歲”孟之祥不由得脫口而出。
看到他這樣的表情,余無憂面露不悅之色,孟琛知道孟之祥又犯糊涂了,對他斥道“你嚷這么大聲干什么,成大事者山崩于前也不變色,你的修養,修養”
孟琛向余無憂賠罪道“這傻小子知道他妻子這么年輕,歡喜得失心瘋了,親家莫要理他,待我回去后教訓教訓他”
余無憂不為已甚,拿出了一份紅信封,交給了孟琛囑托道“去看看”
里面有余十一娘的生辰八字,未來夫家用來與孟之祥的生辰八字相合,如果匹配,則進行下一步,否則免提。
孟琛拱手道“多謝,多謝”
孟之祥期期艾艾地道“聽聞拙荊是天足,這個”
他口里說出“拙荊”兩字,余無憂差點被他逗樂了,調笑他道“你拙荊以前因為某種原因一直沒作纏足,你既是你拙荊的夫婿,你的拙荊由你作主,以后都不會讓你拙荊纏足,大可放心”
言訖,余無憂和孟琛皆放聲大笑。
在門簾后的丫環把話傳回內堂,聽得余家諸人也是一陣大笑,心忖這位未來東床的文化水平有限得緊,可真是食古不化,咬文嚼字,讓人無語啊。
不過大局確定,他們也不想反悔了。
“拙荊”確系丈夫對妻子的謙稱,但一般用在妻子過門之后才會這樣說,她都沒過門,你咋知道她是如何的拙,如何的荊啊說都沒法說吧
雙方改了稱呼,余無憂和孟琛互稱親家,孟之祥則稱余無憂是六叔叔余無憂排行老六
事情談妥,孟琛提出求見余禮部淳父公,被余無憂婉拒。
如果雙方正式交換婚書,則可以見到,日常淳父公十分謹慎,除了公事之外,不輕易見外客。
當然孟家也不是外客,但大家身份不對等,余禮部不見孟琛,也是可以的。
孟家伯侄告辭離開,余無憂送到大門邊,大家互相告別,孟之祥的馬隊離開余府。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