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無憂看著他們離去,返回內堂,家里一大票人還聚在那里。
余天任問道“他們走了”
“是的,二伯”余無憂回答道。
“咳,我們余家書香世家,想不到要引進一個粗陋軍漢當女婿”余天錫之母朱氏不滿地道,她曾教導過現任官家文學知識,國學的水平造詣不淺,自然看不起無知識出身的軍漢。
“母親這門親事不成要成,成也要成”余天錫無奈地道。
“是啊,母親,史太尉作的媒,官家知道后,立即給孟家小七升了官,明擺著官家希望成事了”余天任說道。
余天錫幽幽地道“官家想要成的事,我們必須讓事成”
堂內所有的人都不說話了,官家希望用余家女郎來制約大將,忠心耿耿的余家無論愿意不愿意,都得為官家達成這個心愿
“不過,這個孫女婿雖說文史水平差了點,但人品不差”余天任在了解孟之祥的投資情況時,順便調查過一次他的其他情況,贊賞不己。
“此人生活很簡單,除了軍營和家里之外,就是出外跑馬和打獵,偶爾應酬,但不吃花酒,連北瓦都沒去逛過,在軍中只管軍務,回到家里就閉門不出,專心習拳練武”
臨安府內供市民娛樂的場所“瓦市”,在城內外達二十處之多,在今眾安橋南的規模最大的北瓦,有十三座“勾欄”,分別演出各種雜劇、雜技、相撲、傀儡戲、說書、講史等,當然還包括了大量的帶顏色的架步,晝夜不輟。
聽到余天任的話,眾長輩臉色稍雯。
能這么克制自己,必能走得更遠一些。
這時余無憂提起了孟之祥的要求,聽聞以后不要讓余十一娘纏足,余天錫之妻孔氏埋怨道“這下好了,以后十一娘肯定嫁給他了”
她擔憂萬一姓孟的小子上陣有什么意外的話,天足的十一娘怎么再嫁人
余天錫倒是贊成地道“無憂說得很好,他的媳婦他作主。”
喚來管家婆道“以后不用再管十一娘纏足之事”
那管家婆初時頗為驚奇,隨即應道“是”
原來十一娘并不是不打算給她纏足,多次試過,結果一綁上,她就精神非常緊張,以致于失神昏厥,太祖母朱氏憐惜她,說等等,使得她的纏足一直拖而未決。
現在好了,她未來丈夫發話,他既然不嫌棄,她再也不用纏足了。
余天錫思忖后,發話道“除了給她安排詩詞教育之外,還要教她兵法,書紅適可而止,再請女武師來,讓她習拳練劍,懂得使用弓箭哦,還要教她騎馬”
所有人都會意的點頭,她未來丈夫是軍中大將,既然十一娘是天足,很可能隨他拋頭露面,因此要未雨綢繆。
以后十一娘的樂子就大了,她將走上一條與傳統仕女完全不一樣的培養之路。
余啟水的輩分最低,只有聽的份兒,問到才能答,他頗為苦惱,先前與孟之祥因御街商鋪沖突,現在可怎么辦,騎虎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