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乃民事糾紛,大的事情,不必臨安知府薛瓊來處理,臨安府通判殷慶偉來審理此案,他把兩邊人員召到公堂上,問個究竟。
圍著余啟迪的那群女子中為首的宋媽媽對青樓鴇母,姑娘們一般稱其為“某媽媽”或“某娘”口齒伶俐,將事由經過說了一通,那就是余啟迪欠她家滿春院的25兩銀子整整半年沒還,麗春院是小本經營,哪里能夠讓人欠這么多錢,欠那么久,只好上門來討還啦
殷慶偉一聽差點被她逗笑了,這滿春院是臨安府內一流的特種行業地方,每年官府從中收稅巨萬,還說什么小本經營。
宋媽媽手里有余啟迪手上的欠條,殷慶偉看過了,就問余啟迪是否屬實,余啟迪期期艾艾。
了解到雙方背景和事由經過后,殷慶偉心中有數,猛拍驚堂木,震撼堂上人心,他沖著宋媽媽發火道“雖說他欠了你的銀子,可你不應該到太學門前討債,此乃朝廷最高學府,顏面所在,你這樣做,是你的不對”
他是朝廷六品官,且是帝都地方上的重要職事官,官威甚重,普通人早就抵擋不住。
然而宋媽媽手執團扇,不慌不忙地道“欠債還錢,此乃天經地義,有理奴可走遍天下,告到官家面前,奴民間女子,自稱“奴”也不怕”
殷慶偉一看嚇不到對方就是個混不吝,這等人臉皮厚,哪怕關她起來,打她,她都不慌不怕,蓋因其后面有人
事情鬧大了,臨安府也會被搭進去,不值得。
殷慶偉經驗豐富,很清楚解鈴還須系鈴人,遂以事由訴說不清,要宋媽媽寫過狀紙三日后再來臨安府告狀,退堂
宋媽媽一行先行離開,余啟迪被殷慶偉單獨留下,告知他道“賢侄,你是不是最近得罪了什么人”
得罪了什么人
余啟迪有點茫然,殷慶偉道“回去好好想想,三日內解決了此事,就不會有什么事了”
他提醒了一句話后,讓余啟迪離開公堂回家。
回到家中,即被叫到了正堂,看到爺爺,朝廷三司度支副使余天任虎著臉坐在堂上,一邊放著一堆家法木棍
嚇得他趕快趨前,在爺爺面前跪下。
余啟迪的父親不在臨安,他住在爺爺家中就讀于太學,本待讀出來或者考中進士有個出路,沒想到來這么一遭,太學司業陳伯行派人通知了余天任,說其孫被人債到了太學門前,要余天任好好地管一管,別丟了朝廷、太學的臉。
氣到余天任晚飯不吃,等著孫子回家嚴審。
不過他給機會給余啟迪自辯,事情都已經鬧開了,余啟迪老老實實地交代了欠債的事實以及下午公堂的情況。
聽聞臨安府通判殷慶偉要余啟迪好好想想最近得罪了什么人,余天任若有所思地道“殷通判所言甚是,肯定你最近得罪了什么人”
欠25兩銀子多嗎
不多,對于滿春院這樣的大院,一點都不多,他們不會冒著得罪朝廷兩個大官的風險來追討,頂多是掛帳,沒見到半年也沒來追討嗎以后很可能是不了了之,作壞賬處理。
如今滿春院前來追討,明擺著有人指使,且對方的能耐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