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想想看,你最近得罪了什么人”余天任問道。
于是,余啟迪點手指頭,看看自己最近得罪了什么人。
包括某侍朗的衙內,某吏員的兒子甚至余啟迪連他有時吃飯不給錢的老板也算進去,但余天任逐一判斷分析過后,覺得對方沒這樣的能力,都是搖頭。
最后,余啟迪實在想無可想,遂把他曾經向小堂妹余十一娘借一百兩銀子的事情說了出來,當時借不到,他說了一些狠話,得罪了十一娘這應該不可能是她的報復吧
“什么,一百兩銀子”余天任一聽差點沒跳起來
在三司為官,余天任對銀錢數字十分敏感,一百兩銀子,絕非小數目
宋朝以七百文銅錢為一貫,一兩銀子值得兩貫,一百兩銀子就是二百貫,是為一百四十千錢。
他教育余啟迪道“當年有人向仁宗皇帝敬獻蛤蜊二十八枚,每枚值一千錢,仁宗皇帝不樂,曰我常戒爾輩為侈靡,今一下箸費二十八千,吾不堪也。遂不食。”
“仁宗皇帝用二十八千錢都舍不得,你居然要借一百兩銀子供你花用,唉”余天任望著孫子,恨鐵不成鋼。
余啟迪嘴硬道“十一娘有錢,她拿著錢也沒用啊”
“放,她的錢來自她夫家,豈能給你來用的”余天任斥道。
“是了,十一娘在深閨中,得罪她,她也奈何你不得,但她的丈夫孟之祥,可是個太尉,步軍司管著外城”余天任宦海沉浮,何等經驗老到,一瞬間已經清楚是咋回事了。
他繼續追問,聽聞余啟迪罵十一娘的粗言爛語,讓余天任也不禁搖頭。
他講給余啟迪道“十一娘下嫁孟之祥,是史蒿之作的介紹人,實際上是官家的意思”
“孟之祥一個統制官,做了還沒多久,能跳過了許多排在他前面的軍官,升任步軍司的老三,誰有這么大的能耐升他的官還不是官家”余天任說道。
余啟迪陣陣后怕,官家決定的事情,他居然來說三道四,要是被他破壞掉,只怕余天任也要對他這個孫子來大義滅親。
事情很明了了,是孟之祥這個太尉出手,但留有余地,否則,以他的能耐,讓余啟迪消失是不成問題,甚至查不出來。
但這么做,風險也大,畢竟是一家人,他沒有這么做。
余天任思忖著,擺著他面前有兩條路,一是讓余啟迪低頭認錯,二是與孟之祥開戰。
“開戰,還開戰個鬼啊”余天任苦笑著,這孟之祥雖是個軍漢,但前途遠大,沒理由把余家的助力往外推。
關鍵是官家看好他,如果爭執起來,被人取笑,讓官家不爽。
“我也不教訓你了,這幾天你向太學請個假,讓事情冷卻之后,你再上太學。明天,你去找你六哥啟水,他與孟之祥走得很近,你找到他,與他商議,向孟之祥和十一娘道個歉,得到他們的原諒。否則,你就回定海老家讀書吧”余天任交代過,拂袖而去。
留下余啟迪在堂上后悔莫及,悔不當初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