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一些倒欠戶,并不是因為家里人懶,而是因為家里遭遇了困難,不得已借了集體的錢來應急,這又是另外一種情況了。
了解到這些情況之后,顧冰雪很是慶幸。如果大河村分錢也是按照夏秋兩次,那她就成了讓人鄙夷的倒欠戶。
因為她來的太晚,工分幾乎沒有,能按照人頭分到糧食,但買糧的錢卻不夠扣的。
真要是成了村里的倒欠戶,哪怕她有適當的理由,也免不了會被人說嘴。
夏收之后,對于知青們來說,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劃分自留地。
知青們的自留地原本要劃分到一起,但在岳文軒的要求之下,他們兄妹二人和顧冰雪的自留地另選個位置。
大爺和四叔家的自留地都是挨著的,他也選擇了這一塊兒,有兩家親人照顧,他也就不用擔心自留地的產量了。
對于每一個村民來說,自留地的產量才是一年當中最重要的事情。
平均每人一分的自留地看上去很少,但一個人全年的吃喝卻有三分之一來自這塊地。
要是自留地種不好,必然要餓肚子。
知青們的自留地劃分之后,馬上就要種植秋季作物,一點都不能耽擱。
對于自留地種植作物的選擇,主要有兩種,那就是玉米和紅薯。
多數人家的選擇都是少量培育紅薯,大部分用來種植玉米。
岳文軒的情況特殊,不需要紅薯充饑,就能保證三個人吃飽肚子,所以三分地都選擇種植玉米。
秋季作物種類繁多,有玉米、高粱、大豆、紅薯、花生、芝麻等。
播種完畢,也就標志著雙搶的結束,村民們暫時不用那么忙碌了。
來到大河村之后,過了三個月的集體生活,對于岳文軒來說,這樣的體會不太好。
主要是太不方便了。
他明明可以過上更好的生活,卻礙于眾多眼睛的注視,只能保持和大家一樣的生活水準。
他早就想過搬出去住,只是因為剛來插隊,不適合太過特立獨行,所以才選擇了過上幾個月的集體生活。
如今夏收結束,他對于知青和村里的情況都有了充分的了解,是時候做出改變了。
想要搬出去住,首先就要有合適的房子才行。
他不得不過了三個月的集體生活,主要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他本來的打算是自己出錢,在農閑的時候建兩間房子,這個問題也就解決了。
但現在卻有了更好的解決辦法。
上個月,村里的一個五保戶老太太無聲無息的走到了生命盡頭,她的三間住房也就空了出來。
老太太是軍烈屬,她的房子是十年前修建的,總共有三間住房,雖然只是土坯房,但因為保養的好,繼續住上十年也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