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店鋪和民用住宅的確是兩回事。
“你們有朋友或者親戚想要去東洲市開店可以找我。租金方面,前兩年我會可以予優惠的。”陳然也馬上做起了宣傳,“東洲市雖然是三線小城,但因為有許多旅游景點的關系,一直是外來人口輸入地。”
“我相信在那邊開店的生意一定會不錯。”
其實他非常清楚那處位置的商鋪根本不愁租客,今天接受采訪也只是順口一提,借著自己的知名度,也算打了一個廣告。
有個記者打趣道“伱的現金流一定讓許多企業老板羨慕。”
“的確花了不少錢”陳然也以略帶玩笑的口吻說道,“我打球掙來的獎金基本都用來購買商鋪了。掙更多的獎金去購買更多的商鋪,也是我繼續努力打球的動力。”
“可以無憂無慮地收租金,這應該是我退役后所向往的生活。”
有幾個記者有些不解“我們還以為你會和李寧一樣,退役以后自己開公司當老板。難道是你不想嗎”
“是的,我一點都不想”陳然一臉認真地說道,“這太勞心勞力了。我只想當一個安靜的包租公。”
李寧在他的運動生涯里才掙了多少錢所以他才要借著自己的名氣去經商,而且這是有風險的,還非常累。
陳然打了一年網球基本已經實現財務自由了,又何必再給自己找麻煩。
他繼續悠悠而道“我從網上看到過這么一句話。如果你有很多錢,一輩子都花不完的錢,那有什么辦法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將這筆錢花掉那就是去創業。”
一些記者們面面相覷,有些驚訝于陳然的話語。
在世紀之交,整個社會都一直在鼓勵民營經濟的發展。
去創業,去當一個受人尊重的企業家是無數人所向往的,包括那些從象牙塔里走出來的大學生。
但因為這個時代信息傳播的局限性,人們只看到了少部分的成功者,可沒看到許許多多的人都虧得血本無歸。
另外,你今天成功了,掙到錢了并不意味著以后也可以,或許將來某一天會將你掙來的錢連本帶利地吐出來。
尤其是在華夏,壽命能超過十年的私營企業是少之又少。
這在今天經濟騰飛的年代大家還看不到,但在若干年后的未來,大伙兒會震驚于陳然超越時代的眼光。
“李寧先生是一個優秀的企業家。”陳然先拍了一個彩虹屁。“但我覺得自己沒什么經商天賦。如果退役之后創業開公司,一定會將自己辛辛苦苦掙的錢全部敗完。”
他相信若干年后,自己光靠名下商鋪每年的租金收入都能多于絕大多數企業的利潤。
“聽上去很奇怪,但好像挑不出什么毛病。”
“可是”
有些夢想自己有朝一日可以當老板的記者,雖然覺得陳然說得有些怪怪的,但一時半會找不到反駁的點,只好說道“可是每個有錢人都像你這么想,華夏的經濟還怎么發展呢”
有些家伙開始以國家名義來施壓了。
“哈哈,又不是所有人都和我的想法一樣,這只是我個人的想法,我相信想要創業的人是大多數。”
陳然在結束采訪后,便直接返回了下榻的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