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那你就不懂了。主要是棒球這項運動在華夏不流行,要不然吊打日韓不在話下。”
“你就吹吧乒乓球、羽毛球,還有網球厲害,那是因為個人運動,棒球是團隊運動,人越多越容易出問題。”
于是,大伙兒吵成了一片。
此刻,身處雅典的陳然對于外界的紛紛擾擾抱著以沖浪的心態關注著。
這也是他調整心態的最好手段。
“希望劉翔可以一嘗所愿吧。”
他在心里默默想著。
自從華夏男籃出乎他個人的“意料之外”被淘汰之后,陳然并不希望劉翔的成績也會被自己影響到。
由于劉翔去年在巴黎世錦賽已經拿到了110米欄的冠軍,在國內的人氣僅此于陳然和姚明,算是非常出圈的運動員了。
這是和前世最大的不同,同樣也會影響到劉翔的心態和狀態。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如果前世的雅典奧運會,劉翔拿得是銀牌的話,雖然沒有金牌那么轟動,但也能一炮而紅。
可在這個時空,因為有世錦賽冠軍珠玉在前,銀牌已經無法滿足華夏觀眾的胃口,起不到多少加成作用,只有金牌才算是突破。
在奧運村的時候,陳然也看到了劉翔,便上前打了一聲招呼。
“翔哥,我看你挺緊張的,放松點。”
他笑呵呵地拍了拍對方肩膀。
目前的劉翔還算順風順水,輕松晉級了110米欄的半決賽。
田徑比賽,100米、200米以及110米欄當短跑比賽,一共都分為三輪,分別為預賽、半決賽、決賽。
以劉翔如今的競技狀態,只要沒搶跑,進入決賽是板上釘釘的。
關鍵還是決賽。
細節差距,就有可能決定成敗。
當然,有時候也離不開運氣。
陳然記得當時世界第一的阿蘭約翰遜是在半決賽的時候摔倒了,而決賽的時候劉翔身邊又有一個黑叔叔摔倒了。
有時候,運氣來了真得是擋也擋不住。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雅典奧運會也許耗光了劉翔最大的一次運氣。
不能說在雅典之后,劉翔的狀態下滑了,因為他還陸陸續續拿了許多次世界冠軍。
只是沒想到,雅典奧運會的決賽是21歲的劉翔在奧運會上最后一次完整地跑完110米欄的比賽。
陳然覺得自己改變不了劉翔的職業生涯,因為運動員的傷病這玩意兒是很玄乎的,你有時候做足了準備也無法完全避免。
該來的傷病還是會來。
所以四年之后的燕京奧運會,變數太多,陳然還是希望劉翔可以圓夢雅典。
“你都經歷了那么多次大賽了,奧運會沒什么不同。”陳然繼續打趣著。
“真的嗎”
劉翔搖搖頭,完全不相信陳然說的話。
奧運會怎么可能沒什么不同呢
那完全不一樣好不
如果把田徑世錦賽放在奧運會面前,那就感覺完全不同,完全是云泥之別。
單單這種感覺,都足夠緊張到讓人窒息。
其實110米欄的難度可比100米難多了。
你必須要有跨欄這一步,稍有不慎沒跨好,就有可能一失足成千古恨,不像100米卯足勁頭往前沖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