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日尼就像一頭孤狼,你一旦有所松懈,就會毫不猶疑地猛撲上來撕咬伱。
奧運會四年一次,想要碰面的機會非常渺茫,而想在年終擊敗陳然,你必須成為其中入選的八名球員之一,這也非常艱難。
一些名不見經傳的球員想要擊敗陳然一舉成名,一年只有四次機會,就看你們能不能好好把握了。
這也讓這場對決顯得激勵而冗長。
當觀眾們以為陳然第二輪能否贏得輕松一些時,他竟然再度陷入了苦戰之中。
相比較之下,人高馬大的自己反而非常容易受傷,顯得很玻璃,雖然看上去,對方顯得比自己嬌小很多。
首屆魔都喜力公開賽是在1998年舉行,而2004年卻是最后一屆了。
第三個比賽日當中,華夏軍團再次全力出擊。
男子方面,在第一輪結束之后,陳然已然成了獨苗。
這家伙一站接著一站參加比賽,似乎永遠不知道“疲倦”這兩個字該怎么寫。
“是的,最后一屆了,時間過得好快”
太頑強了。
業內人士甚至評價尤日尼變化多端的反手削球是世界上最好的,總是能夠將對方犀利的攻擊化險為夷。
畢竟能夠進入前八的選手,他們本身就不缺獎金和廣告代言。
陳然的對手是有著at勞模之稱的俄羅斯人尤日尼。
耐心,還是耐心,越是急躁就越是需要耐心。
十分罕見的,陳然這一次竟然主動走到場邊,示意觀眾安靜下來。
吵是真地吵。
打手機的,聊天的,進進出出的,甚至還有小學生將作業本帶到了觀眾席上。
先讓球場安靜下來,這一次陳然主場作戰,又是面對如此勞模的選手,他采取了和以往截然不用的方式。
此刻,陳然深知不應該讓自己興奮起來,而是變得更有耐心,更冷靜。
體能、狀態、手感,他需要一一調整到最佳。
隨著第三盤比賽的深入,陳然的作戰計劃也起到了明顯的作用。
首先,他在自己的發球局里非常穩,讓尤日尼找不到任何機會。
而尤日尼從來不是以發球大炮而見長,很少會出現ace球,但勝在韌勁十足,擊球變化豐富。
陳然也非常有耐心,無論在底線還是網前,都很難這么磨著,然后尋找到機會之后,果斷出擊。
但是,對方實在是太頑強了。
在尤日尼的好幾個發球局里,陳然經常能拿到一個或者兩個破發點。
然而對方咬緊牙關,靠著過人的意志力,絕處逢生,保住自己的發球局。
最終,在這場決勝盤里,雙方再度進入“搶七大戰”
這場比賽,也讓許多華夏觀眾意識到了一點。
職業網球的世界里,有著不少名氣不是很大,但基本功非常扎實,實力出眾的低調球員。
他們有能力將任何一個知名球星拖入苦戰,甚至絕境,而“勞模”尤日尼便是其中的代表。
在“搶七大戰”當中,陳然也是全神貫注,絲毫不敢輕敵大意。
對方似乎并不畏懼自己“搶七之王”的名頭,或者他本人都數不清在自己的網球生涯里打了多少次搶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