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或者說,如果陳然受傷了,缺席了某一項重要賽事,那么就沒有其他的華夏男子選手值得關注嗎?”
許多華夏媒體紛紛表現出了憂慮之色。
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華夏人的性格特點,便是喜歡未雨綢繆。
不僅僅是網球運動,如現在的華夏男子籃球,正處于有史以來的最為鼎盛時期,但糟糕的青訓和薄弱的后備人才,也讓不少業內的媒體人士對于未來充滿擔憂。
至于足球的記者們,更是為此操碎了心:以如今華夏幾乎崩塌的青訓體系,現在是亞洲二流,那么未來就是亞洲三流了嘍。
于是,在新聞發布會后,也有人專門詢問了陳然這個問題。
“偌大的華夏,除了你之外,下一個能在巡回賽里站穩腳跟的球員還要等多久?”
“要多久?”
陳然摸著下巴,然后瞥了一眼身旁的年終冠軍獎杯,也覺得這個問題難以回答。
正常情況下,如果按照前世的軌跡,至少得等到2020年之后了。
但即使如此,那些華夏男選手,也僅僅只能在atp巡回賽上擔當綠葉角色。
大滿貫第二周,或者進入頂級賽事的四強,甚至決賽,依然遙遙無期。
網球,畢竟是一項贏者通吃的運動。
如果你不能長久在巡回賽里打入較深的輪次,那么無論是知名度還是曝光度,一切都無從談起。
“這非常難。”沉默了稍許之后,陳然開口了,“至少你的世界排名要在百名左右,才有了可以在巡回賽上露臉的資格,排除外卡的話。”
“但你們也知道在職業網壇,每一年百名左右的球員,是換了一批又一批。”
“因為你來到了這個層級,卻未必能在這個層次站穩腳跟,實力不濟的話,會很快掉出去的。”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如前世第一個拿到atp巡回賽冠軍的吳易昺,世界最高排名一度來到了50多名,但脆弱而玻璃一般的身體,無法支撐這種高強度的比賽。
一年之后,他便很快又掉出了atp巡回賽這個圈子。
這并不是孤例,而是一個非常殘酷的事實,每一年在很多國家的網球選手身上都有發生。
即使在這個時空,依然有現成的例子。
比如兩年之前,當陳然橫空出世的時候,也帶著另一個81年出生的新人曾少眩一起參加巡回賽。
這個家伙一度也有一些亮眼表現,進入過巡回賽次輪,也在紅土大師賽上贏過像羅迪克這樣的超級紅土菜雞。
但他的實力,顯然無法長久在巡回賽上站穩腳跟。
在勉強堅持了大半年的時間之后,因為一直輸球的關系,只能重新回去打挑戰賽了。
“巡回賽這個平臺,其實對于那些一流球員之外的選手而言,是非常非常殘酷的。”陳然侃侃而談著,這也是他的真實感受。
“準一流球員,二流球員,準二流球員,還有那些百名左右的三流球員,他們之間的差距并不大,彼此之間交手互有勝負,是再正常不過了。”
“另外,這項運動總會有出色的新人橫空出世。有些人排名500之外,甚至千名左右,但他們帶著勢如破竹的沖勁,一頭撞進了巡回賽這個圈子。”
“總會有一些出色的年輕人,來踢爆一些老家伙的屁股,這就是網球,你無法倚老賣老。”
如果是一些團隊運動,老大哥完全可以將累活和臟活丟給年輕人去干,然后自己美滋滋刷一些數據,再讓媒體營銷一把,自己是多么的老當益壯,數據是多么亮眼,輸球只是隊友不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