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我的話,此刻的德約應該拿到大滿貫了,甚至在去年就可能達成這個目標。”
陳然心里不禁如此想著。
當年,陳然親自點名德約,讓尚處于青年比賽的后者受寵若驚。
好處是因為陳然的點名,德約受到了更多贊助商的關注,而他的父親也不用去借高利貸了。
畢竟是東歐小國,市場太小了。
無論是atp還是ta,他們都不太可能去主動捧東歐球員。
后世有人戲言,吳易昺首奪巡回賽冠軍,鄭欽文闖入澳網決賽,可能最開心的不是華夏的網球迷,而是atp和ta。
終于不再是那些討厭的東歐野雞了!
東歐小國,能有多少錢?
華夏球員如果能有出色表現,就意味著龐大的華夏市場,正在向網球運動敞開大門。
尤其是華夏的足球和籃球爛得一塌糊涂,這更容易讓網球運動吸引到資本。
atp也想捧美國球員,但美國的職業體育太發達了,你捧的美國球員,如果拿不到大滿貫冠軍,其實很難引起轟動效應。
但捧華夏球員的性價比就高多了,如果能進過巡回賽決賽,大師賽四強,或者大滿貫的第二周,足以引來一波巨大的關注度。
回報率差太多了!
ta方面甚至會發出感慨:看著世界排名前十里面,清一色的東歐球員,這就是滿滿的絕望感!
atp的情況,只能說比ta稍微好點。
所以德約科維奇一路走來非常不容易,甚至有人建議他加入英國國籍,只是被他堅決婉拒了。
但他直到此刻還沒拿到大滿貫冠軍,僅僅幾個大師賽冠軍,無法讓德約科維奇受到贊助商的青睞。
他的代言收入,如今甚至遠遠不如他的同胞伊萬諾維奇。
“如果這次能夠贏了對方,我是不是能實現財富自由了?”德約科維奇在心里如此想著。
擊敗陳然,他比任何人都充滿著渴望。
這場半決賽從一開始,雙方就火力全開。
兩人之間幾乎沒有秘密可言。
如果說一定有秘密,那也是德約科維奇的。
這家伙還在一直進化,朝著前世的完全體不斷進發。
“世界上最好的接發球手?”
陳然想起了前世人們對于德約的評價。
德約科維奇的接發球能力,會讓世界上的無數發球好手產生一種自己的發球水準下降的錯覺。
某一個瞬間,陳然似乎也產生了這樣的錯覺。
“伊斯內爾?”
不知為何,陳然的腦海里突然浮現這個身高2米08的美國大漢。
球迷們曾經戲稱,或許只有伊斯內爾的發球能讓德約科維奇感到無奈。
但那又如何?
伊斯內爾也沒能力破掉德約科維奇的發球局,在進入搶七局后,勝利者多半還是德約。
不過陳然可沒有伊斯內爾那種超級身高作掩護,所以他的發球很難同時追求極致的速度和角度。
砰!
砰!
一次又一次的擊球聲,響徹在空曠而巨大的法拉盛球場。
陳然雖然在自己的發球局里依然保有優勢,但德約科維奇的接發球天賦真的像與生俱來一般,回球的落點經常讓自己不舒服。
“我們的世界第一人似乎遇到了一些挑戰。”
現場的美國主持人調侃道,“之前的比賽,他贏得太輕松了。但在這一場對決里,他的保發并沒有這么輕松。”
第十局比賽,陳然連續錯過了3個保發點,直到第4個保發點,他才堪堪完成保發。
雙方戰成5比5平。
“我敢說這是提前上演的決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