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太傅、吳國丞相宋無極……”
這還是蘇潮第一次對這么名字產生了極大的陌生感,以往蘇老爺子也是對過往蘇府的衰落忌諱莫深、避諱不談,現如今在周子銘這里得來的冰山一角消息就是讓蘇潮頭皮發麻。
宋無極乃是彼時吳帝還是太子時候的潛邸之臣,后一朝從龍,加封為太傅,位列三公之首,再領吳國丞相一位,協助吳帝治理吳國二十多年。
這并非是說宋無極乃是一位依靠著溜須拍馬、逢迎附和一套爬上高位的佞臣,相反這位宋無極還是一位頗得賢明的能吏。
他教導了吳帝這位雄才大略的君主,為吳國的改革吏治,朝堂清明奠定了基礎。
他興漁鹽之利,為吳國皇室中央集權,二十多年的勵精圖治當中使吳國的國力得到了快速增長,一舉占得中原列國前三甲中。
他凝聚民心,擴充軍備,改建東海三軍,一洗海族屢屢侵犯吳國東境海濱的舊日處境,更是以雷霆之勢拉攏東海龍王,合縱連橫手段瓦解東海妖族,使吳國再無被東海妖族覆亡的威脅!
他在吳國位極人臣,且是在列國之間享有著極高的聲譽,甚至是和“四大國公”齊名,這是因為宋無極創建和豐富了流行于中原的顯學——理學!
任誰都能夠看得出來,宋無極必定是要后世追封為圣人的……甚至極有可能宋無極在世之時就能成為一位活的圣人!
就是這樣的人物,卻是視蘇府為仇寇,那么,究竟是誰對誰錯?
沒有接觸到事實的真相,蘇潮不敢輕易判斷,但是蘇潮卻是篤定蘇府乃是自己的家族,是自己在血脈上斬切不斷的淵源,自己有著充分的理由去捍衛這一族。
哪怕站在蘇府對面的,是所謂的太子太傅、吳國丞相……宋無極!
“現在的蘇府還是太弱小了,弱小的都不需要宋無極親自出手……只須稍稍示意,便是有著吳國的各層官吏趨之若鶩的針對和打壓蘇府!”
蘇潮握緊了拳頭,又是想到了當年蘇府拋棄祖業從徽州遷移到廬州的舊事,不免是聯想道:“宋無極位極人臣,吳國作為封疆大吏這一層次的官僚任用必定是逃不過其決斷,那徽州太守就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宋氏理學大家,說不得……當年蘇府不得不遷移到廬州來。”
“如此一說,得在張氏一族治理下的廬州對蘇府來說絕對要比吳國朝堂親自把控廬州要好!”蘇潮突然是認識到了這一點,如此說來,蘇府協助那張縣丞在這廬江縣府攪亂起來風云,倒是順理成章了。
大勢決定著蘇府必定是不遺余力的支持著代表著張氏一族的張縣丞奪取下廬江縣府的治理之權,這不是要攀上高枝希翼更進一步,而僅僅是為了自保!
張氏一族和吳國皇室有著陳年舊怨,那宋無極又是提倡“君為臣綱”等三綱五常的倫理所在,其理念和利益必定是和治理廬州的張氏府牧成就水火不相容的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