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蠱之禍結束,劉據動兵的行為被定性為“子弄父兵”,帝王建思子宮與歸來望思臺。憐子和望歸是真的,但皇帝還是很清醒,小兒子繼位不能有別的正統壓著,劉據和衛子夫動兵也并非值得宣揚之事,最后也沒有給衛太子正名。
劉弗陵少主登基,霍光獨攬大權,休養生息,帝崩,謚孝昭皇帝。昌邑王劉賀登臨大寶,行淫辟不軌,登基二十七天就被廢,霍光立劉據之孫、史皇孫劉進之子劉詢為帝,即后世所說的漢宣帝劉病已,承谷梁之法,追謚劉據曰“戾”。
兜兜轉轉許多年,皇位又轉回衛太子這一脈,歷史有時候真挺有意思的。
命運弄人到如此地步,縱是帝王也不知該如何評價。
被關在獄中還沒來得及砍頭的李廣利聽到這里簡直要暴怒了,衛太子究竟是什么運道,人都死了這么多年,還有人從犄角旮旯里翻出他的孫子當皇帝。
被廢的昌邑王劉賀,怎么聽怎么像劉髆剛出生的那個兒子,皇位都到手上了,居然只坐了二十幾天就被趕下來,這霍光到底是個姓霍的,一心只向著衛太子,前面早死的劉弗陵說不定也是他害的,就是為了給衛太子的后代騰位置
他才不管霍光和劉據有沒有交集,自顧自罵了一陣,想到那個“戾”又覺松快。子孫再出息又如何,劉據還不是板上釘釘的謀反,子弄父兵這種話也就是說說,安皇帝的心,哪朝哪代敢給劉據這樣的太子翻案動兵便是動兵,若給他正名,往后的太子都要學著他弄父親的兵了。
還有那驅四市數萬民眾與劉屈氂作戰,衛太子谷梁讀得好,這便是他在書里學到的、身邊圍繞的溫厚長者們推崇的修德安民嗎經此一事,皇帝與太子身邊的勢力都要重組,往后如何還未可知。
在這段歷史中,武帝還有幾個兒子一直是隱身狀態,就有朋友奇怪,前面有哥哥,為啥非要立個幼子。但看一眼大家的精神狀態,嗯,只能說豬生六子,各有不同
劉閎死得早,劉髆背后李氏集團自有謀劃,這倆就不提了。燕王劉旦之前挺安分,一看前面倆哥哥都死了,很快樂哈,覺得太子應該輪到我了吧,主動向爸爸上書,請求宿衛長安當太子。
他的同母弟廣陵王劉胥好倡樂逸游,力能扛鼎,一天天在那和猛獸搏斗。劉徹可能被這倆兒子的呆蠢震撼到了,劉弗陵年紀小是小,上面這幾個看著就不靠譜啊,大漢可能不會出舉鼎而死的皇帝,但和猛獸肉搏而死也不算什么體面的死法吧。
昭帝登基,兄弟倆依然不死心,弟弟年紀太小了,小小的肩膀擔這么大的擔子多辛苦,哥哥很擔心啊。劉旦又開始扯呂雉立少帝的大旗,宣稱劉弗陵不是武帝的兒子,是大臣們立來欺騙天下人的,謀反被告,昭帝赦免之。
但燕王沒死心,幾年過去又開始搗鼓,和上官桀等人勾結謀反,許諾事成之后給上官桀封王,又被告發,自縊而死。
李姬欲哭無淚,這是哪來的兩個冤孽托生到她腹中,不指望他們當太子登基,好歹做點好事,讓她這個做母親的不至于受牽連吧
聽到現在,哪怕她未讀過書識過字,也知道從高祖起每一代皇帝都為諸侯王之事費盡心力,劉旦身為諸侯不謹言慎行也就罷了,造謠皇帝血脈,是真覺得自己活太長么居然還允諾上官桀裂土封王借臣子的勢登基,不被牽制都是好事,哪有他反悔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