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骨枕荒沙,幽魂泣煙草。悲損門內妻,望斷吾家老。安得義男兒,焚此無主尸。引其孤魂回,負其白骨歸”
黎庶餓綠了眼睛,圍在帝王精心鑄造的宮苑之外。
這樣華美的宮室由血肉堆積而成,錦緞織成的花木下掩埋白骨無數。他們的兄長死于征戰途中,姐妹不堪勞役而亡,父母吃盡了薪灰小蟲,十室九空,路邊俱是無法瞑目的死者。
楊廣聽到一半便回屋,自覺天幕不懂他的宏圖偉業,此時正扔了泥巴,對鏡端詳自己的好容貌。慨嘆之時聽戶外有異動,呼宮人不得,不耐煩地打開門欲呵斥,卻被無數人撲倒在地。
帝王當年邀吉藏大師入江都慧日道場,聽其解經,種如是因,得如是果。善惡諸業,果報分明。
貪得無厭的帝王吸干了百姓的血,如今被餓極的黎庶拆分血肉,也算冥冥之中,果報分明。
第三次征高句麗,楊廣終于停住了他的腳步,因為起義之人越來越多,已經完全摁不下去了。天子敕都尉、鷹揚與郡縣相知追捕,隨獲斬決,但火星已然拋出,各地反抗的人越來越多,漸成大勢。
不完全統計,隋末農民起義約一百二十余起。
天下大亂,楊廣避難江都,殺盡勸說臣子,宇文化及發動兵變,將其縊死。
經常有人說李唐不厚道,得了親戚家的天下還要抹黑隋煬帝。講道理,天下是皇帝屢行暴政,各地農民不堪重負起義而亂的,楊廣是宇文化及殺的,四海已亂,出來收拾沒什么問題。
翻一遍隋書,會發現唐已經是對隋煬帝評價最好的一朝了,李家人挺顧及親戚臉面了,奈何楊廣做得實在太差,能幫他遮掩啥
我們衡量一個皇帝是否是明君,有時候很復雜,看他的文治武功,看他創下的制度,用人的選擇,有時候也很簡單,看百姓的生活。
很遺憾,無論從哪個緯度看,楊廣都不達標得有點太離譜了。
趙昚哼笑,隋煬帝這樣的暴虐之徒無道之君,隋人都說“磬南山之竹,書罪無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殺盡了忠臣,榨干了百姓,逆天虐民,能在青史上留下什么好名聲
李淵再如何,好歹在天下紛爭后才自立,真要論起來,隋文帝以權臣之身篡外孫的位,難道就比他高出多少么,竟真有人計較王朝更替的正確性。
本朝太祖雖陳橋兵變黃袍加身,那也是后周名將,為柴榮打了不少天下,杯酒釋兵權更是陽謀中的陽謀他稱贊著先祖之明,回顧著祖上榮光,又顯出笑意,只待趙構死后平反岳飛,大干一場。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