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頷之,嗯嗯,愛卿說得好啊,但朕不聽。
還有一派則是早在皇太孫時期便與朱允炆心意相通的黃子澄。當年的對話他是這么回答的,“漢七國非不強,卒底亡滅。大小強弱勢不同,而順逆之理異也。”
漢景帝時的諸侯王難道不夠強嗎,最后還不是都不吭聲了。管他藩王強弱如何,叛逆作亂和忠君順從的道理本來也不一樣。
如今時候到了,君臣相視一笑,都沒有忘記曾經的談話。
于是建文帝大手一揮做出了決斷,那些迂回的都不要,花好些年才能達成目標也太費勁了,就來點痛快的,現在立刻馬上達成咱們就直接上手削藩
聽到第一個提議時,聽眾們或有首肯既然你對燕王這么不放心,就給他換個地方,放眼皮子底下盯著總行了吧。建文帝拒絕,大家也不覺得有什么,確實不那么完美。
天幕說完第二個提議,帝王將相們紛紛認可,這個也不錯,推恩令跨時代運用,子孫分封已使藩王勢弱,分封地南北交錯更是孤枝無依,無法在一個地方真正成氣候。優者賞,劣者罰,屢教不改則廢,堪稱有理有據。
但朱允炆棄之不用,主父偃眉頭皺得死緊,另有臣子湊過來恭賀,推恩令居然在后世能被贊一句千古第一陽謀,想必流芳百世,真令旁人羨艷不已啊。
身后卻有人哼笑,此人向來厭惡主父偃驕橫,如今得天幕一言,他自等他自取滅亡的一日。
天子在上首平靜坐著,看天幕上與黃子澄交談的朱允炆,看臣子們各懷心思的交游,最終也只勾了勾唇。
原本還在干嚎的朱樉朱棡瞬間停了,感情他倆也就比大哥多活了一段時間,甚至沒到侄子動手就死了。朱棡收了聲,騰出朱元璋一只胳膊,眼神示意朱棣快上去抱著,馬上就輪到你小子了。
他們爹倒顧不上胳膊不胳膊的,只悵惘片刻,好好的兒子們說沒就沒了,隨之而來的就是濃濃的困惑。
朱允炆固然令人無言,但朱棣到底是怎么成功的他死之后留給朱允炆的想必是個完整沒有掣肘的朝廷,開國武將也不會全殺光,新人舊人,總有能用的。
其他兄弟也暗自揣測朱棣還有什么他們不知道的底牌,是暗中收買許多將士,還是朝中留有內應藩王與朝廷終究不同。
朱樉目露兇光,天幕說他早死,但詳細死法卻沒提。也許如大哥一樣病死,也許發生什么意外,也許就是他們這個爹為了給侄子鋪路先動手了。
既然朱棣可以他暗中瞥了眼老爹,不論自己是什么時候死的,要是死前能快活一陣,也盡夠了。
朱元璋早叫人過來給老二老三看診,此時正抱臂盯著,老三有些灰心喪氣,老二么,他爹是老了,但還沒進棺材呢。
齊泰認為燕王朱棣最強,咱們先搞他,黃子澄表示,先拿燕王開刀沒理由啊,找幾個有錯處的審判一下。
就從周王先開始吧,這個是燕王親兄弟,先削他就是斷燕王手足,建文思考一下說可以,就這么來。
此時沒有動朱棣其實有軍事上的原因,北地軍力盡在其手,而南方平亂,朝廷無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