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把家里的活計都忙清楚了以后,劉母都沒給陶長安歇幾天的時間,第二天早上一吃完清湯寡水的粥,目光就看了過來,催促道
“老大,老二、老三,家里的活也做得差不多了,剩下的活我們慢慢做就可以了,你們三個趕緊到鎮上看看有什么短工可以做嗎
這家里人這么多,每天吃穿嚼用就不少,你們趕緊出去看能不能夠掙點錢吧”
劉母這話雖然是對著三兄弟說的,但其實主要是催原主這個干活的比較下力氣,舍得下功夫每年都能夠給家里掙上不少銅板的人。
雖然說老大劉長耀葉會出去干活,但他可不會像原主那樣不顧身體的賣力氣干活,都是干幾天歇一下,干幾天歇一下,掙不了多少銅板。
至于比較聰明的老三劉長財,他可不會讓自己吃虧,心理的小算盤精著呢。
反正老大劉長耀怎么做的他也跟著,甚至憑借劉老三靈活的頭腦,他趁著借口打短工的很多時候,都有偷偷摸摸的干點私活給自己的小家攢私房錢,這么多年下來也攢下來不少,可不像原主這個老二這樣憨傻
至于老四這個小兒子,不指望他能夠掙錢,只求他不要出去胡混亂花錢就行了。
照陶長安來看,老四劉長貴之所以從小到大都是這么一副吊兒郎當,不怎么干活的模樣都是劉父劉母他們的偏心給慣出來的。
要不是有劉父劉母他們壓著,估計老大老三和原主這些人早就忍不了老四這樣拿著大家的血汗錢出去揮霍了,加上還要幫著養老四一家老小什么的。
正是因為有了老四做對比,才讓有點缺愛的原主越發的想要得到劉父劉母的關注和重視,可惜直到陶長安過來了,到死原主都沒有得到他所想要得到的父愛母愛。
俗話說五個手指還有長短呢,做為人偏心可沒道理可言,在陶長安看來原主就是沒有看開這點,才傻得把小命都搭上了。
有時候就是跟父母之間,也要講究緣分,要是遇到不疼愛自己的父母,那我們自己就更要好好的愛護自己才行。
連你自己都不珍惜愛護尊重自己了,還想讓其他人來愛你尊重你自己嗎這兩者之間的難度可不在同一個層次啊。
無論是小輩還是長輩的身份,陶長安都親身體驗過,他清楚人都是自私的,處在哪個位置就會不自覺的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來看待問題,總想往最有利自己的方向來考慮。
年輕的時候,想要父母多幫助自己,到老了,又想著讓小輩多孝敬尊重自己,可這兩者之間本就是互相矛盾的。
只有自己好了,才能夠讓身邊的人過得更好,也更容易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
要是原主能夠想開,估計如今最差也能夠好好的活著,起碼也能夠做到照顧好自己的小家,贍養父母的責任吧
只能夠說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陶長安管不了別人要怎么做,他只能夠選擇做好自己就可以了。
想了這么多有的沒的,劉父劉母他們那邊見家里這幾個兒子沒人出來表態,不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