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居在宮闕之中,日復一日,除了奏疏的內容不同,其他的幾乎相同,宮中的生活就像擱舊了的窗紗,盯著退色的文彩,回憶當初的彩繡輝煌。
然而宮闕之中有了鄭湘,就完全不同了。她的光輝足以讓一切隱形,只剩下她那可與日月爭輝的華光;又足以讓一切現形,變得更加美好和真實。
姜榕如是想道。
批閱奏疏,頭昏腦漲,他一想起鄭湘,臉上就不自覺地露出笑容,毛筆擱在骨節上久久不能落墨,但他的腦海中已經勾勒出張張栩栩如生的畫卷。
臥室外面的次間北墻上掛著一副三月三日游春圖,他的湘湘就在畫中倚花而笑,桃花人面兩兩相映。
“駕駕”殿外傳來仿佛騎馬的童聲,打斷了姜榕的思考。他抬頭看去,只見自家的傻兒子騎著竹馬,一手執韁,一手拿著不知從哪兒撿的木棍當馬鞭。
他猶如騎了真的高頭大馬,得意洋洋地在宣政殿橫沖直撞。
竹馬用竹篾編了龍頭,外面用綢緞包裹,龍眼怒睜,神態畢現,栩栩如生,尾部是木雕的輪子,中間是一截青翠色的竹竿。
“快停下,你怎么跑這里了”姜榕笑問。
姜燦的額頭上出了一層細汗,顯然騎竹馬是個“力氣活”。
“爹,我娘哩我想和娘一起騎竹馬。”姜燦叫著“吁”一聲,“勒”住馬,烏黑的眼睛在活潑得四處張望,尋找娘親。
“你娘去騎馬了。”姜榕道。
姜燦聽了,在“馬上”像模像樣地行了禮,然后告辭離去找他母親。他是騎“竹馬”去的。
姜榕待姜燦走遠,忍不住伏案大笑,旁邊侍立的宮女寺人無不掩口而笑。
梁忠忍住笑意,道“啟稟陛下,小皇子不是一人騎馬來的,他帶了一隊人。”
姜榕不用出去看,腦海中就浮現姜燦領著一些孩童大的小寺人騎著竹馬滿宮亂跑。
他剛才想錯了,這宮中閃光的除了他的湘湘,還有他的傻兒子,也有他的小公主。
姜榕此刻神清氣爽,又低下頭批閱奏疏,腦子清明,筆下如有神助。
從宣政殿到跑馬場的距離不近。見小皇子一股腦地向前沖,金珠心疼道“娘娘等會就回來了,小皇子不如在這里玩一會兒。”
姜燦新得了竹馬這個玩具,正愛不釋手,哪里肯聽金珠姑姑的勸,道“我讓娘看看我的馬。”他還拍了拍龍頭。
金珠無奈“不可逞強,累了就停下來休息,渴了叫我給你喂水。”姜燦重重地點頭,眼睛看著前方,臉上都是急行軍一往無前的氣勢。
姜榕批改了幾本,總覺得不放心傻兒子,于是放下筆,也前往馬球場。
走到半路,遇見被寺人用羊車拉著的姜燦。他仰身靠著,翹著二郎腿,額頭還有半干的汗珠兒,從荷包里掏吃的往嘴里塞,而他的竹馬則被身后的寺人拎著。
“哎呀,這不是四皇子嗎你怎么不騎馬了”姜榕湊上前
俯身笑道。
姜燦仰頭一看,發現是父親,清澈的眼睛蕩漾著單純和天真“馬兒累了,要吃草。”
姜榕配合地點頭,道原來這樣啊。”
姜燦拍拍羊車,邀請道“爹,你累不累,要坐車嗎”
這是宮中特意為皇子定制的小型羊車,袖珍可愛,上面描金繪銀,對于姜榕而言不僅連腿都伸不直,還花里胡哨,但對于姜燦而言剛剛好。
“不了,你坐吧。”姜榕敬謝不敏。
姜燦伸手將一個荷包舉著給姜榕,姜榕彎腰接過來,里面放著幾塊鹽漬梅子干。
他大方道“爹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