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湘想了半響,然后起身道“她們都來一個多月了,我去看看她們的學習進度。”
說罷,鄭湘告辭離去,坐歩輦來到蒹葭宮。
鴻臚寺的少卿正在為三人講解北虜習俗。聽見通傳,眾人忙起身行禮,鄭湘笑道“快起來,本宮過來看看,王師傅你繼續講,我也來聽聽。”
宮女抬了一張圈椅,鋪上錦墊,鄭湘坐下來,請王師傅繼續講解。
姜萍已經被移送出宮,只剩下姜雪、姜蓮和姜柔三人。她們都是十五六歲的女孩,經歷事情少,離別家人,身處陌生的環境,據說又要嫁給一個老頭子,各個惶恐不安。
然而,她們身后都有父母親人,逼得她們不得不更近一步。
鄭湘聽了大約半個時辰,王師傅散了學。鄭湘起身,將三人召到面前,問了她們的飲食和學習進度。
姜雪勉強笑道“回稟娘娘,臣女在宮中一切都好,姊妹們和氣,老師教得認真,長了不少見識。”
姜蓮接道“雪姐姐說的是,臣女在宮中見了這一輩子沒見過的,吃了沒吃過的,娘娘待我們如此,臣女必當結草銜環,以報皇恩。”
姜柔道“臣女在宮中一切都好。”
鄭湘又與眾人說了一會子話,臨走之前把在殿內不聲不響聽課的萬晴叫走了。
鄭湘一行出了蒹葭宮。她笑問萬晴“你的事情都做完了,怎么來這里聽課”
萬晴笑回“回稟娘娘,湯沐邑的賬冊再過半個月送來,六宮的賬冊今早我讓小宮女送到蓬萊殿。前些日子聽聞,這里有師傅講課,且不是常講的內容,就過來聽聽。”
“你知道她們聽這些做什么的”
“聽聞東可汗派遣使者前來求可親。”
鄭湘見她明白,笑問“你跟著她們上課,你覺得三人如何”
萬晴聞言想了下,然后笑道“我怎敢評
論貴人雪姑娘上進,其他兩人都不錯。不過她們都年幼,慢慢學便是。”
萬晴被蕙香視為繼承人,她現在算是皇后的心腹,膽子大了不少。
說完這些,她念起心中的疑惑,因著皇后素日慈和,于是問娘娘,咱們真要和親嗎1616”
鄭湘點頭“陛下與朝臣主意已決,東可汗內附,他們求和親,大周必定要允,免得生了嫌隙。再者,你也知道,陛下有一統南北之志,北方安定,才能集中力量滅南齊。”
萬晴又問“可賀敦真的能參預政事”
鄭湘點頭“確實如此,他們與中原習俗不同。”
萬晴神神秘秘地捂著嘴小聲道“那個那個真的有丈夫死了嫁給繼子的習俗嗎”
鄭湘回“這是收繼婚,草原的習俗,當年解憂公主遠嫁烏孫,就相繼嫁了三任丈夫。”
萬晴來宮中后讀了史書,聞言立馬想起這則舊事,接連又想起不少和親的公主。
鄭湘轉過頭,與萬晴玩笑道“你問這些作甚,難道你要去北虜”
萬晴聽了,猛地僵住,一股電流竄過全身,眼睛直愣愣地盯著皇后,呼吸急促,仿佛什么隱秘的心思被撥開烏云,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你”鄭湘看懂了萬晴的眼神,仿佛又沒有看懂。
萬晴的呼吸急促起來,她的雙拳緊握,眼睛仍然直勾勾地注視著鄭湘。
鄭湘緩了緩神,轉頭伸手拍拍萬晴的肩膀,道“這事不同兒戲,你回去吧。”
“是”萬晴的臉上猶如充了血般,通紅通紅。她恭敬地退下。
回去的路上,鄭湘一直思考,宮中女子雖多,但才干能讓鄭湘稱贊的唯有兩人,徐紈素和萬晴。
“其實她更合適。”
鄭湘心中動搖,她回到宣政殿。姜榕問起,只說探望了幾位女娘。
次日,鄭湘正在梳妝,忽然從鏡子中瞧見萬晴的身影,她轉過頭,只見萬晴眼下青黑,但眼睛卻是顧盼神飛,仿佛下了什么重大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