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湘心知她必有事要說,揮手讓眾人下去,只留蕙香一人。只見萬晴跪下,語氣顫抖卻堅定“臣想要名留青史,望娘娘成全。”
鄭湘聽了,差點被口水嗆住,這是什么鬼理由
萬晴一口氣不停歇,繼續說下去“人生如蜉蝣在世,臣想要在青史之上留下自己的姓名,但昨夜翻遍史書,發現在史書中留下姓名的女子,要么是后妃公主,要么是賢婦貞女。
臣做不來賢婦孝女,而且出身寒微容貌鄙陋又怎敢觸及宮門然而,現在有一機會,臣了解過了,姜柔是紀國公夫人娘家人找來的姑娘,與姜姓無半點關系。
她能姓姜,難道臣不能嗎”
蕙香聽得目瞪口呆,鄭湘回過神,道“別亂說。你既然看了史書,就知道史書上的和親公主皆短壽,而且可能一生都無法回到京師。”
萬晴反駁道“人生在世,誰能無憂,
終有一死。臣望娘娘成全。”
鄭湘的臉上露出鄭重的表情,嚴厲道“這不是開玩笑,你莫要想著榮耀,就忘了和親的苦。”
萬晴的眼睛燃燒著熊熊的焰火,燃燒之處目之所及,道“臣清楚,望娘娘成全。”
鄭湘以手支頭閉目沉思,良久道“你起來吧。”
萬晴喜道“娘娘,你答應了”
鄭湘柳眉一豎,道“去去去,回去做你的事情,別讓我心煩。”
萬晴聽此親昵之語,忙連跑帶跳出了宮殿,心中知道此事成了。
蕙香一臉不可置信,不解道“萬晴她圖什么啊去和親可是九死一生,從此與親人不能相見,飄搖在外,身如浮萍蓬草。”
人各有志。
“咱們去宣政殿。”鄭湘起身,問“小公主被周姐姐接走了”
蕙香回“是,一早春雨過來說今日天光好,娘娘想帶著小公主去賞花。”
“她會賞什么花,不吃花就不錯了。”鄭湘笑了一聲,扶著蕙香來到宣政殿,正巧碰見姜榕與大臣議事,便悄悄進來坐下聽著。
皇后娘娘看奏表參政,就像溫水煮青蛙一樣,眾人到了今天也默認了。
眾人議完事退去,鄭湘便將萬晴所言與姜榕說了,末了補充“她天資機敏,素日做事干凈利落。”
姜榕聽過幾次萬晴,皆是贊語,聞言道“萬晴以后的差事先不做了,跟著那三個女娘去上課。學習的地方改為公主所,我再派熟悉北虜的官員給她們上課。”
接連被人拒絕,聽到有人主動請纓,姜榕心中大為高興。
說罷,他稱贊道“此女志向不輸男兒。”
鄭湘道“是啊,萬晴在朝堂危難之際挺身而出,大周必不負她。”
姜榕點頭道“這是自然,朝廷會厚待她的家人,每年會派遣使者出使北虜。”
鄭湘心中下了決定,只要她在一日,大周一定不會將和親公主遺忘。
萬晴等四人挪到公主所上課半個月后,柳溫等大臣一致居舉薦萬晴,說她行事大方,天資聰穎。
因她又是自薦,君臣佩服她的高義,贊她是難得的女中豪杰。
人選確定后,鄭湘將姜雪等三人,賜財帛,送回家中,宮中接受謀臣教導的只剩下萬晴一人。
晚上,姜榕將鄭湘攬在懷中,贊道“柳相幾人都稱贊萬晴聰敏,人選就她了。我想讓她先認你做姑母,然后以皇后侄女的身份冊封為公主,你覺得如何”
鄭湘一頓,雙手繼續抱著姜榕的大手把玩,道“你這樣做是為了我”
姜榕道“不獨為了你,也是我心中不忿。那幾個國公做個事情推三阻四,才干平庸,無益朝廷,而且萬晴又與他們無半點關系。為了給萬晴出身,強推一個郡王,想得美。”
鄭湘問“為什么不用萬晴原本的身份”
姜榕解釋“給萬晴高一點的出身,更便于她日后行動。”
“你說的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