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夫人順著這個思路,又提了幾人,趙德妃都讓銀屏寫下來,不知不覺,到了正午。
趙德妃又問“你還有沒有其他的人選你是吳王的親舅媽,不要藏著掖著好人選。”
侯夫人真提了一人“趙國公的女兒。”
趙國公李英功勛卓著,又是太子少傅,這樣的家世出身當然好。
“太子少傅啊,只怕人家未必答應。”趙德妃躊躇了一下,將人選壓在心里。
趙德妃留侯夫人吃了飯,臨走之前,讓她多想想,大有將京師閨秀大排查一遍的架勢。不過,這是為吳王選妃,陛下三子,每一個都重要。
周貴妃管理宮務,這內廷進出也由她掌管。趙德妃得了人選,便央著周貴妃召人進宮。
周貴妃想了想,道“直說召人進宮,怕不尊重,不如告知皇后,請皇后以旁的名義召人進宮。”
趙德妃嘴一撇,不言語。周貴妃笑道“誰家的女娘不是金尊玉貴讓一群嬌滴滴的女娘站著供人挑選,這樣忒輕狂了些,有風骨的人家說不定就拒絕了,這樣怕是誤了好姻緣。”
趙德妃只好應了,周貴妃笑道“你將人選給我,我替你說去。”
趙德妃知道周貴妃一向慈惠良善,對東哥也上心,便給了人選,連聲道了感謝。
前幾個人選,周貴妃不斷點頭,到了最后一人周貴妃擰眉沉思,搖頭道“趙國公是太子少傅,只怕不太妥當。”
周貴妃前些日子還聽說趙國公病了不能上朝,病是肯定有病的,常年征戰再好的身體也扛不住,這“上不了朝”不知有幾分真。
人家怕的是“狡兔死走狗烹”,本來是太子少傅,若再把女兒嫁給吳王,腦子正常的人都做不出這樣的操作來。
趙德妃將李英女兒的名字列上去,經歷了不少掙扎,想著搏一搏,道“你難道也不贊同”
周貴妃道“不是贊同不贊同的事情,旁的女娘都好,只怕這個不僅他家不同意,只怕陛下也不同意。依我說,莫要討一臉灰,惹得陛下不快,胡亂點了鴛鴦譜。”
趙德妃沉默了下,道“那就其他人吧。”
周貴妃笑道“名門淑女多,定能為吳王選個稱心如意的。”
趙德妃在宮中能說得上的話人不多,周貴妃是唯一的一個。她便在留在仙居殿和周貴妃一起用飯,商量吳王的親事。
鄭湘批閱奏疏的閑暇聽到這個消息,對新柳道“你去回貴妃就說,這事請她主辦,那日派人來叫我就行。”
新柳領命退下,鄭湘回到宣政殿繼續批閱奏疏。
過了幾日,周貴妃在清思院開了菊花宴,游廊下擺滿了一盆盆怒放的菊花,熱鬧無比。
鄭湘去了,坐著和夫人們寒暄說話,趙德妃則專心相看起來,召這個女娘說話,又夸贊那個女娘,明眼人都瞧出緣由了。
趙德妃挑花了眼,一時沒有定下來,又
借著鄭湘的名義舉辦了幾次宴會,鄭湘也都過去捧場。
姜榕希望選個吳王喜歡的,對于趙德妃的挑剔不以為意,她是吳王的親生母親,挑的媳婦能害了東哥
再則東哥與母妃關系親厚,若是選的王妃,趙德妃不喜歡,只怕以后家中也是沒有寧日。
鄭湘冷眼瞧著趙德妃從年里忙到年外,連忠信侯府也被鬧得人仰馬翻。
鄭湘覺得趙德妃也許這樣一直挑著時,沒想到她突然定了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