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如當天只是跟宋婉說了說這個意思,有那么點兒推心置腹的感覺,她還拉著宋婉的手說起了她在林家女學的事情,“你放心,我這個做姐姐的,絕對不會拖累你。”
古代家族為重,一家的女眷如果有了名聲上的問題,很容易就會被人懷疑這個家族的教養有問題,從而導致家中的女兒嫁不出去,或者嫁不到好人家。
對古代的女子來說,嫁人可謂是真真正正的第二次投胎了,若是不能找個好人家,說不準就是一生的悲劇。
“姐姐說得太過了,一家女兒,有什么拖累不拖累呢”
宋婉回得很大氣,事實也是這么回事兒,總不能共享榮華富貴的時候你就跟著雞犬升天,等到吃糠咽菜的時候,你就嫌棄被拖累了吧。
宋如感動得不知道說什么才好,跟宋婉執手相望,宋婉自我感覺,送走宋如的時候,姐妹兩人的感情一定在某個頂峰上徘徊好久了。
自從宋如透了這個回京的話風出來,直到七月上,方才成真。
七夕七巧那日,家人團聚,往常各自在院中的姨娘們也出來露面了,周姨娘這個名義上的庶母也難得從佛前走出,來到這人世間,共享一回女兒家的熱鬧。
宋老爺早早回家,并未參與女人們的活動,只在廳堂吃著巧果笑呵呵看著,宋宣陪坐在他身邊兒,跟他說著今日祭拜魁星的事情。
有傳魁星的生日正是七夕,讀書人于此日祭拜,也有保佑自己魁星高照,逢考必過,高中魁首的意思。
“這次光大也要入京,正好可與我等同行,父親不必擔憂”
宋宣說起身邊朋友來,若要家人夸贊,恐怕也只有光大了,能從寒門之中脫穎而出,可見其自身優秀到鶴立雞群,便是在縣學之中,也是少有人能及。
宋老爺也聽過衛明之名,捋著胡須微微頷首“其人倒是頗有風雅,不似寒門。”
能得一個“不似寒門”的稱贊,可見其人容貌氣質風度儀態都頗為優秀,宋老爺說話之間也有幾分遺憾之色,若非寒門子弟,恐怕能夠更早出頭,到底還是家世拖累了。
父子兩個就著縣學之中的諸般人等略說了說,各有點評,這些外人面前不好開口的話,在家中宋宣卻是言談無忌,也得了宋老爺的幾句告誡教誨。
等到宋婉穿過三孔針的消息傳過來,宋老爺忍不住笑話她“以后可要多練練了,這般手拙。”
“哪里手拙了,分明是六妹妹偷懶,見得有人得巧,自己就不想費力了。”
宋如也是跟著乞巧的,這是難得的一日不拘著丫鬟婆子都可參加的活動,一眾女眷齊聚,言笑晏晏的,倒像是沒有上下尊卑之分,各自穿針。
在這方面,心靈手巧的丫鬟還真有能耐的,直接拔得頭籌,贏下了宋夫人設立的獎勵,宋如也要略遜一籌,排在中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