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婉之前還以為下人們都要讓著主人家,不敢比主人家快,沒想到還真不是這樣的,那個最快的丫鬟第一個穿過了九孔針,就直接歡呼雀躍,毫無忌憚地笑逐顏開。
而宋夫人和宋婉,誰都沒有不悅,反而一直笑著,恭喜對方得巧,說好的獎勵也分毫不差,還鼓勵對方以后多多練習針鑿女紅。
宋老爺的目光轉到宋婉身上,像是在問“是嗎”。
宋婉淺笑“若不能得第一,何必再強求,難道還有排名嗎”
只要不為難自己,放棄得夠快,失敗就永遠打擊不到她。
宋婉的人生信條從來都是寬以待己,她說出來一點兒都不覺得不好意思,倒是宋老爺愣怔了一下,沒想到小女兒竟是如此性子。
宋宣很贊同宋婉的看法,笑著對宋如說“姐姐該弄個排名的,也免得六妹妹偷懶。”
“好好好,是我沒安排好,倒讓六妹妹失望了。”
宋如笑著,這次的乞巧活動是她安排的,她之前早就學著管事理家,這一次不過是小試身手,處處看起來都還妥當,連那巧果都弄了好幾種新鮮花樣,讓宋婉大飽口福。
“姐姐可饒了我吧,我就不是長針引線的料子。”
宋婉故作討饒狀,笑著讓宋如抬抬手。
宋夫人看著他們三個,也笑了“咱們家的姑娘,也不必非要精通繡藝,但也不可一點兒不會,今日且饒了你,以后可要上進。”
“是,多謝母親體諒。”
宋婉笑著道謝。
次日一早,宋老爺就定下了回京的時間,宋婉去和周姨娘告別,這一次回京,除了他們兄妹三個,還有宋宣的一個朋友之外,就是府中的管事和下人,再有一些鏢行之人,另有兩個縣衙的衙役,陪著走一遭,算作是公器私用的領路人,攜帶一紙公文介紹信,方便他們投宿驛站。
周姨娘常年拜佛,身上都浸染著檀香,手中一串念珠,就是在昨日乞巧時都不曾放下,眉目疏淡,看人的目光都是極平和的。
“這一回入京,再見也不知是何時,凡事多聽你嫡姐的,若有什么,也可知會你四哥,總是一家子,不必生分。”
周姨娘的話語說得慢,有一種“我慢我有理”的感覺,那一字一句似乎都在口齒中反復咀嚼過了,確定沒有問題才出口,特有的節奏感和她身上那揮之不去的檀香,都很容易讓人跟著平心靜氣下來。
宋婉在外行走時候而起的浮躁,在這室內反而沉寂下來一些,也不知道是不是心靜自然涼,竟也覺得那曬進窗子的陽光沒那么灼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