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說著話,周廣德也走了進來,手里拿著戶籍單子,“定安,來看看,這是戶籍副本,剛村長讓人叫我去拿回來的,你記得收好。”
謝定安接了過來,拿在手里細細地看,他是認字的,這幾年跟著采藥,吳老大夫給他找了本常見的草藥冊子教他,他知道認字的重要性,就在學認藥時,硬是把冊子上的字給記了下來。
謝景行也湊過去瞅了兩眼,只見其上寫著
一戶,謝定安。
通州府中興縣寧和鎮周家村民戶。
計家五口。
男子三口成丁一口,本身年二十九歲;不成丁兩口,男謝景行,年十歲次男謝景君,未及周歲。
哥兒兩口夫郎周寧,年二十七哥兒謝若,未及周歲。
事產屋,五間田,兩畝。
左邊還有兩行字“右戶貼付民戶謝定安收執,準此。泰安二十年六月十四”。
大炎朝的文字和古代繁體字一模一樣,謝景行畢竟是學文科出身,繁體字他不能保證每個都能寫,但認是沒問題的。
戶籍都到手了,從此以后他們一家人就徹底是周家村的人了,不用再忍受謝阿娘等人,謝景行是真的高興。
周寧接過戶籍,雖然不認識上面的字兒,也翻來覆去的拿在手里看了又看。
見幾人的注意力都放在戶籍上,謝景行扯了扯謝定安的袖子,“阿父,房子收好了嗎”
“收好了,待會兒我跟你外祖再去鎮上買些日用物什,今晚就可以搬進去了。”
房子是周家村原來空置的,家里主人發達了,搬去了縣城,這房子便閑了下來,一直荒廢著,這次謝景行一家搬來周家村,周廣德便同村長說了聲,出錢買了下來。
房子離周家很近,出院門右轉,下個坡走幾十米就到了。
有居中的三間正屋,東側還緊挨著建著兩間屋子,一間是廚房,另一間破舊的柴房。
原來的主人沒有養豬牛等大型牲畜,就沒有布置專門的牲畜房。
房子空置了幾年沒人打理,顯得很是破敗,屋頂的稻草都被吹散了不少,周廣德還專門去相好的人家借了不少,才將將把房頂給補上。
時間緊,也才剛剛讓房子住人罷了,只要自個一家人住在一起,謝景行聽了這話很是高興。
房子畢竟簡陋,只花了十六兩就買了下來。
銀錢是謝定安自己付的,他可沒有謝阿娘想的那么實誠,每次出去做工,大頭都自己留下,只說個比村里一同做工的人稍許高的價錢,再分給謝阿娘。
漸漸地也攢了快四十兩銀子。
除了吳老大夫那一百五十兩的人參還欠著,到了周家村后的一干花銷,包括周寧的藥錢,總共花了約三十兩,謝定安手里還有差不多十兩,今日下午去置辦東西是綽綽有余的。
謝景行身體已是完全好了,立即道“阿父,我也跟著去。”
謝定安笑著摸摸謝景行的腦袋,答應了。
秀姐兒突然掀開門簾走了進來,“爺爺,外面忠良叔駕著牛車來了,正等著你們呢。”
“行,那就出門吧。”周廣德站起身,招呼謝景行兩人。
三人出門坐上了門口候著的牛車,正要出發,外祖母拿著個布袋追了出來,“帶上幾個油餅,萬一餓了也好墊墊。”
周廣德接了過來,“你回去吧,多看顧著些寧哥兒。”
“還用你說”周陳氏做勢瞪了他一眼,對周忠良說“忠良,你駕車慢著點兒,到時候餓了就吃點餅子,也給你帶著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