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景行要去讀書的事情,周家村里暫時還只有謝家和周家知曉,方村長自然不清楚謝景行要這樣一張桌子做什么。
方村長也不掩飾自己的好奇,問“怎么買這么一張桌子這能做什么用”
村里人早晚會得知謝景行讀書的事情,這也不是什么見不得人的事,沒必要躲躲藏藏的,謝定安回道“景行準備讀書,已經拜了寧河鎮一位先生為師,只等明年正式跟著先生習學,這張桌子是專門買回去讓景行讀書、練字用的。”
“真的”方村長驚喜地叫出聲,難道他們周家村也要出個讀書人了
“確實是這樣。”謝定安點頭。
謝景行被方村長發亮的眼睛盯得心里發毛,農家讀書人是少見,可也不至于這么激動吧。
可他卻不知道,就因為周家村沒有一個有功名的讀書人,他們村吃了多少虧。
不說每年交稅找不到人說情,交稅時裝糧食的藤筐會被收稅的官爺多踢好幾腳,那糧食嘩嘩地從框里落在地上,他們也只能再補上,低聲下氣地求官爺讓他們通過,每年要平白多繳許多糧食。
還有每次服徭役,都會被分到最苦最累的地方,多少村人回來都瘦脫了相,甚至還有受傷看大夫的。
林林總總,不知凡幾。
可村里有了有功名之人后就不一樣了,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這可不單是嘴里說說,大炎朝處處都能表明讀書人的地位之高。
身有功名之人可以直接求見縣里官員,普通百姓求爺爺告奶奶也訴不了冤,他們只需一張狀紙就能面見縣令。
那些稅官、衙役少不得給一份薄面,萬一被一狀告到頂頭上司那里,他們也得吃虧。
若是謝景行能有出息,他們也跟著沾光,方村長能不高興嗎
謝景行實在不想再被一雙炯炯發亮的眼睛盯著,要是嶼哥兒還好,最起碼可可愛愛,可方村長都幾十歲了,面有溝壑,這樣看著他就有點不像話了。
既然桌子合適,可以直接付錢搬回去,謝景行問方大材“大材叔,這張桌子多少錢”
他想趕緊付錢走人了。
方大材拍拍身上的木屑,說“不過是練手之作,都在家擺了幾個月了,也沒見有人買,你這算是幫我處理了,給六十文就成。”這是成本價,人工費都沒算進去。
謝定安當即數出六十枚銅板遞給了方大材,算是銀貨兩訖。
沒有再跟村長閑聊,見謝定安扛起桌子,謝景行和村長說了聲,回了謝家。
沒兩天,果然如嶼哥兒所說,寧河鎮紛紛揚揚地下起了雪,山里徹底是出不去了,雪都齊了腳踝,出門可不方便,周家村串門的都少了,家家窩在家里貓冬。
盡管冷,村里人卻終于松了口氣,總算不用太心焦明年地里的收成,現在能下下來雪,解了地里干旱,看這樣子,明年應該是不會大旱了,周家村寂靜里透出一片喜氣洋洋。
謝家人也在家里貓冬,不過,謝景行倒沒完全閑下來,他這時正在屋里寫字。
為什么不背書
想到這個,謝景行就算再沉穩,心里也抑制不住地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