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沒想到沈舒這么瘋
一時間局面無法收場,就在此時,袁皇后也帶著人匆匆趕了過來,她直接上前將沈舒抱在懷中。
“阿貞”袁皇后眼睛緊緊盯著沈舒,見她確實沒有受傷后,才松了一口氣。
沈舒卻在袁皇后到來后,先是給了袁皇后一個安撫的笑容,然后離開袁皇后的懷抱,對著袁皇后行了大禮,肅拜道“皇后殿下,兒懇請朝中行八議,明示兒之罪。”
“兒雖不是士族,但也不受肉刑之辱兒寧死以報皇恩,以示忠心”沈舒憤然道,“兒可死,但不受辱”
自西周始就用“刑不上大夫”立法,更不要說南雍的律法一向“急于庶民,緩于權貴”。自漢之后肉刑逐漸廢除,以髠鉗也就是剃發和用鐵圈束頸來代替黥刑,以笞代替劓刑,但在前朝又逐漸恢復了一些肉刑,不過黥刑依舊只用于極少數窮兇極惡的罪犯。
南雍律規定,死刑可用金兩千贖刑,所以在這個死刑都可以拿錢買的時代,士族是絕不會被用肉刑的。即便士族必死,也多數會選擇體面的死法。
八議制度源于西周,自魏明帝始,八議便正式寫入律法,所謂八議即議親,議故,議賢,議能,議功,議貴,議勤,議賓,這些人廷尉府無法審判,要交由帝王裁決。
一般情況下,只要不是十惡罪,符合八議的人都要減罪一等。定罪后,不能用肉刑,只能勸其自裁以礪臣節或是戮于朝,以使親貴保有尊嚴和體統。
所以在南雍士族被用刑,可以說是受到了大辱
沈舒不是士族,但也在八議之中。
雖說黥刑和六皇女口中的刮花臉不同,但也是真的是用刑和大辱,本質沒什么區別。
六皇女還沒來得及告狀,就被沈舒搶白,氣得直跳腳,只有在看到袁皇后身后跟著的孫貴嬪時眼前一亮,直接告狀道“阿姨,我沒有我沒有用什么黥刑她胡說”
孫貴嬪也上前道“皇后,不能只聽彭城縣君一面之詞,六皇女和彭城縣君素未相識,怎會用黥刑欺辱縣君這中間一定有什么誤會”
然后又指著張忠讓手里奪下的沈舒的玉釵道“縣君的性子也太烈了些,不過一兩句誤會,解釋清楚就好了,哪里值得這要死要活得”
這話就差沒罵沈舒小家子氣了
“況且在皇宮自戕”
在皇宮自戕是大罪。
沈舒笑了,看來是她小瞧孫貴嬪了,能在雍帝的后宮活這么久,腦子還是有的,這么快就倒打一耙了。
只可惜她遇到的是袁皇后。
袁皇后冷冷一笑“自戕你錯了阿貞只是在遵從君令。臣侍君以忠,六皇女要阿貞受黥刑,在我大雍除了盜匪,只有遇大赦的死犯才會改為黥刑,六皇女不就是在要阿貞之命嗎”
沈舒果然袁皇后能穩穩壓孫貴嬪一頭不是沒有原因的,最起碼文化水平肯定比孫貴嬪高出一大截。
“六皇女不過是在玩笑”孫貴嬪臉色一僵,想要辯解,但卻被袁皇后打斷了。
“去請陛下。”袁皇后直接道。
孫貴嬪臉色更不好了,僵硬道“這種小事何必鬧到陛下面前”
見孫貴嬪如此不情愿,沈舒挑眉,看來這位寵妃似乎不是很愿意見到雍帝
“一個是吾之庶女,一個是吾甥女,吾若是獨斷,恐有不公,還是請陛下圣斷吧。”袁皇后道。
沈舒看著雷厲風行的袁皇后,和之前在雍帝面前的撒嬌愛憐完全不同,護在她身前的袁皇后脊背很直,身子嬌小,卻仿佛能為她遮擋一切風雨。
她身著一身緣衣,緣衣是王后燕居也就是日常所穿,只有在邊緣做些刺繡裝飾,并不華麗,但在袁皇后身上,卻沉得她異常高貴。
反觀旁邊和六皇女一樣一身錦繡珠翠的孫貴嬪,高下立顯。
她認真地打量了一下孫貴嬪,這位比她從母看著要大十歲左右,五官清秀,能看出年輕時確實是清麗美人,但年歲已經不小了,和她從母這種正當風華、清貴雅致的士族貴女沒法比。
她一時間有些懷疑雍帝的審美
所以孫貴嬪能當寵妃靠得是什么一張臉還是能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