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舒無奈道“陛下盛寵石修容,可石修容依舊覺得有性命之憂,是因為孫貴嬪對她得寵心生嫉恨嗎”
“你覺得呢”袁皇后不答反問。
“太子一向以仁愛著稱,就算孫貴嬪和石修容有過節,只要湘東王就藩,石修容隨子前往封地,兩人自然相安無事。”沈舒道,真正令石修容感到不安的,不是孫貴嬪而是太子。
“可是湘東王”沈舒忽然想到什么,對袁皇后問道,“湘東王的眼疾,可與太子有關”
見沈舒反應如此敏銳,袁皇后嘆道“阿貞,你生來就該在這宮墻之中。”
沈舒不答。
袁皇后也只是感嘆一句,就說出了真相“湘東王出生之時,天有異象。”
沈舒啥玩意
見到沈舒一臉不信的樣子,袁皇后認真道“是真的有異象,他出生在清晨,那日赤霞萬里,極為壯觀。”
沈舒這不就是火燒云嗎
果然封建迷信都源于科普不到位。
“古來史書記載為帝者出生多有異象,當然其中有多少是杜撰,有多少是真已無法考證。”袁皇后道,當然大部分都是假的。
雍帝在自己登基后還稱自己是母親在夢中抱日而生呢。
這年頭,帝王要沒點異象,就不配當帝王
“可湘東王出生時的異象卻是真的。”袁皇后道,“當時陛下大喜,又值石修容盛寵于內,湘東王便成為陛下最寵愛的皇子。”
沈舒沉默了。
“湘東王早慧,且一心向學,五歲能背書,七歲能作詩,陛下稱其為吾家麒麟兒。”袁皇后道,“湘東王更是得朝野稱贊,王謝子弟皆聚集在湘東王身邊。”
“可就在湘東王八歲那年,一場風寒襲來,湘東王病重,當時太醫也并非束手無策,只是陛下非要親自給湘東王親自診治。陛下醫術雖然尚可但比太醫卻是不如,最后也不知是用錯了哪味藥,湘東王越發病重,等太醫再來診治時已經晚了。”
“最后太醫用盡全力將人救了回來,可湘東王雖然病愈,但卻一只眼就此患上眼疾,幾近失明。”袁皇后道,說來也算是可憐孩子。
沈舒聽到這個故事,還是覺得哪里不對。
“您覺得是太子”沈舒對袁皇后問道。
袁皇后搖搖頭“我不知,只是有些懷疑罷了。”
沈舒卻道“我覺得不是太子。”
她給出了自己的理由“湘東王只有八歲,還是一男童,如何會對太子構成威脅且湘東王就算生有異象又如何他一非嫡二非長,若非有大雍有大變故,就算太子被廢也輪不到他。”
“朝臣難道只會因為一個異象就支持湘東王上位”朝臣又不傻好嗎
“湘東王早慧,有才名。”袁皇后又道。
沈舒道“太子就不早慧就沒有才名了”雍帝的哪個兒子沒才名況且太子還是東宮三師花了無數心血教導出來的賢王,滿朝贊譽。
袁皇后一想覺得也對,只是此事的受益者是太子,大家難免都往太子身上懷疑,就連石修容和湘東王不也這么認為嗎
“從母,我視太子為死敵,不可能為他辯解。”沈舒嘆了一口氣,“只是阿翁說太子多走皇皇正道,想來這種陰私手段他應該不屑用。”
除開孫貴嬪和孫氏做的陰私蠢事外,太子走的基本都是陽謀。比如直接擼了母舅孫渚的所有官職,令朝野稱贊他大公無私。比如孫貴嬪和六皇女,太子則直接大義滅親。再比如即將發生的盂蘭盆會跪經,這些都是光明正大的手段。
有時候比起陰謀詭計,這種陽謀才最難解。
沈舒這些日子苦苦思索,袁皇后究竟該在盂蘭盆會上如何做才能壓住太子風頭,只是至今無果
“太子處事確實喜歡走大道。”這點袁皇后也承認。
但她也道“就算不是太子,是孫貴嬪做也不無可能太子也沒少給孫貴嬪收拾這種爛攤子”
沈舒無言以對,但她覺得此事怪異,不過她也沒有反駁袁皇后,因為七皇子出事受益最大的確實是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