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節哀”沈舒對著邵陵王道,她并未說太多安慰的話,只是十分禮敬地給孫婕妤上了香。
沈舒對孫婕妤的死是真切地哀傷和惋惜,也是真切的不忿,眼中流露的也都是真情實感,這點倒是讓邵陵王有些觸動。
他一直早慧,生母死后他見多了前來吊喪之人虛情假意的面具,很能分清哪些人是真心,哪些人是假意。
他本以為沈舒也是做做樣子,畢竟他生母與沈舒并無交集,卻不曾想沈舒眼中真的流露出悲傷。
邵陵王有些探究地看著沈舒。
面對邵陵王的目光,沈舒坦然一笑“我也曾在兩月前被刺,至親之人也曾慘死身邊。”
至親之人
邵陵王知道沈舒說的應當是自己的乳媼,他不曾想沈舒將一個婢仆看得如此重。
不過越是這樣,他該越高興才對。
“那我與阿貞也算是同病相憐的可憐人了”邵陵王凄慘一笑。
他本就長得頗有少年之美,又因為母守孝兩日不食而十分虛弱,臉上顯得極為蒼白。
這樣的邵陵王讓沈舒想到了后世小說中的男主設定美慘強
按照小說設定,這個時候的邵陵王應該黑化了才對
至于她,會是女主嗎
沈舒搖搖頭,她不覺得自己有救贖別人的能力,她自己都陷在兩世三觀對立的泥潭中掙扎不出,有什么資格去救贖別人
況且,她也不覺得邵陵王需要別人救贖。
“兒并不覺得自己是可憐人。”沈舒否定了邵陵王的觀點,“兒有阿翁和從母疼愛,大人愛護,有陛下冊封的封邑,若兒都是可憐人了,這天下的庶民豈不是沒法活了”
邵陵王被沈舒這話一噎,沈舒說自己不可憐,不就等同于在說他也不可憐。他一樣有王爵,有封邑,似乎也不可憐。
不,這不對
他生母明明是被孫貴嬪害死的
“阿貞”邵陵王想要說服沈舒和自己同仇敵愾。
沈舒卻打斷了邵陵王的話“大王與其在這里自怨自艾,倒不如振作起來。大王還只是幼齡,待日后陛下定然會委以重用,到時天高海闊,大王又豈會是可憐人”
“至于淑媛,只要大王功績卓著,到時在為淑媛請封便是。生時不能享,死后哀榮也是哀榮。”沈舒道。
邵陵王聽后眼中閃過亮光,現下他母親是九嬪之首,之后呢
只要他立下功績,三夫人之位也不是不可,甚至只要他登上那個位置,后位他母親未必不可享。
“阿貞說得對,是我糊涂了”邵陵王覺得心中重新振奮。
沈舒道“大王客氣了,您只是一時傷心,待您稍緩,定也能想通。”
說完后她又自嘲一笑“兒就不如大王聰慧了,這些道理阿翁與兒講了近一月,兒才堪堪想明白一些,不再執著。”
想到沈舒的經歷,邵陵王更加堅定了對方在太子的問題上是和自己同仇敵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