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皇后仔仔細細地看著沈舒,她從不知道這孩子原來有這么大的志向。
她突然想到什么,對著沈舒悲涼一笑“是不愿做第二個從母嗎”
見袁皇后的悲傷蔓延全身,沈舒上前抱住袁皇后“從母,給我十年十年后我不說接您出這臺城,但也定能讓您在這臺城內隨心所欲。”
雖然袁充說袁皇后不知疾苦,說袁皇后奢靡非一般的士族子能供養,可沈舒真當生活在這內庭中時,她倒從未見過袁皇后有用過超過皇后用度之外的奢靡之物。
論宮殿奢靡,顯陽宮不說比孫貴嬪的玉壽殿,就是比石修容的神仙殿也簡樸很多。雖說沒有雍帝的凈居殿那般樸素,但也只是清雅素凈,和奢靡二字根本不沾邊。
至于用飯,袁皇后和袁充一樣從不鋪張浪費,只要求雅致,甚至很少見大魚大肉的葷菜,這和袁氏喜歡養生的習慣有關,和沈舒一起每頓也最多六道就足夠了。
袁皇后最奢靡的大概就是衣服首飾了,袁皇后喜歡做各種衣裙,但也都是在皇后的份例之內,只有在里衣上可能會講究一些,比如要千金難買的細麻衣,但袁皇后也不會和現下的一些士族一般穿一次就扔,而是會反復穿著。
據她所知孫貴嬪每月裁衣就要耗費幾十貫甚至上百貫錢了,后宮超份例裁衣的比比皆是,和他們比起來,袁皇后真的不算奢侈。
所以她也不認同袁充那句袁皇后離開皇家就沒人養得起她覺得自己多賺些錢,養袁皇后不成問題
可袁皇后卻拒絕了沈舒“阿貞,人在任何地方都無法隨心所欲,我今日靠你陛下和你阿翁,就要聽命于他們。他日我依靠的人從他們換成了你,一樣也要聽從你的命令,只不過你也許不會如陛下和你阿翁那般理所應當地命令我,可我到時也會為了不讓你為難做各種妥協。”
“從母”沈舒怔怔地看著袁皇后,她從未想過袁皇后會說出這番話來。
可袁皇后說得確實是事實
“阿貞,這沒有什么。”袁皇后揉了揉沈舒的頭,和她目光平視,“我生為袁氏女,受袁氏教養,為袁氏操勞。”
“阿貞,你知我為何能嫁給陛下為后嗎”袁皇后目光肅然,第一次和沈舒談起這個話題。
沈舒問道“是因為阿娘先嫁給了阿耶嗎”當初是袁夫人因為被沈靖英雄救美先一步出嫁,在袁夫人出嫁后,袁皇后才封后。
外甥女聰慧,能想到這點袁皇后并無意外,她點頭道“你阿娘為袁氏嫁于你阿耶,你阿耶為你阿娘、也是為沈氏幫我封后。”
這是一張夾雜著感情的利益交換。
這是一場從一開始就謀算好的政治聯姻。
“阿娘嫁給阿耶,是為了從母能封后”沈舒問的很直白。
袁皇后也沒有隱瞞,她點點頭“我這一生都愧對你阿娘,若非是為我為袁家,你阿娘也不必下嫁寒門,你也不必成為寒門女。”
她聽不得別人說沈舒是寒門女,所以在外甥女出生后就給孩子請封了鄉君之位,這是她的補償。
沈舒關心的點并不在這“陛下選從母為后,一是為安撫舊部,二是為安撫士族,三是不愿皇后是出身王謝這等士族妨礙太子身份。”
“不錯。”袁皇后點頭,“我出身陳郡袁氏,可袁氏嫡枝幾近滅門,阿妹又與陛下舊部聯姻。陛下初登九五,王謝嫡枝女郎都不愿為繼后,所以我最為合適。”
至于會不會有妨礙太子身份的嫡子出現這就更簡單了,雍帝前些年和她同房的次數都寥寥無幾,后來又埋頭修仙,怎么可能造出來孩子
沈舒道“若是為太子,陛下不封后最好。”況且雍帝又不是沒有成過婚,先皇后也出身士族,門第不低,雍帝有子有女,朝臣其實并不會關心雍帝是否封后。
“孫貴嬪的性子無法主持宮務。”袁皇后說出了最關鍵的地方,但凡孫貴嬪能撐得起來雍帝都不會再立繼后。
沈舒所以她們其實該感謝孫貴嬪能力不足是嗎
說起孫貴嬪,沈舒好奇問道“陛下如何會喜愛孫貴嬪”她覺得雍帝的眼光挺好的,為何會看上孫貴嬪只是因為孫貴嬪漂亮嗎
說起這事,袁皇后神情不屑“先皇后是下嫁,因此管束陛下嚴厲,與陛下成婚十余年也只生下三女。陛下也不知是受不住先皇后善妒,還是因一時貪鮮在河邊偶遇了浣紗女孫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