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九龍巴士,楚向前是真有興趣。
這家公司就是個現金奶牛,雖然現在還只是專營九龍和新界的巴士業務,但只是看看早晚下班高峰時,已經出現的巴士人擠人的現象,就知道每天的現金流肯定不低。
不過讓楚向前遲疑的是,九龍巴士早在1921年就成立了,各個股東基本上也都是華人。
這些家族在港島存在多年,自己忽然搶他們的產業,好像真沒必要。
一則樹敵、二來能投資的地方很多,沒必要搶人家的產業。
三則,對港島的華人商人來說,英國佬才是最大的絆腳石。
聯合起來,肯定比自己內斗要好。
但仔細想想,聯合起來很難,沒自己人打自己人就算好了的。
但就算這樣,楚向前也不愿意做挑起華商內斗的始作俑者。
而且幾十年后九龍巴士市值最高,好像也就是三百億港幣上下。
花幾百萬入股,拿到10,還不如直接成立家出租車公司。
將來一個出租車牌照,就值七百萬港幣。
就算只能在新界運營的綠牌出租車,一張牌照也值500萬。
而且80年代出,港島紅牌出租車牌,就已經50萬港幣一張了。
在當時足以買下一套千尺套房。當然,想在灣仔、中環、銅鑼灣買,基本上不可能。
但這年頭花一兩百萬港幣,能買到三四百輛轎車。
以300輛來算,80年代已經是4500萬,新千年后則是21億港幣。
要是再買地建維修中心,檢測中心、車庫。
光是地皮的價值,未來或許就值大幾十億,甚至一兩百億。
怎么算也比介入人家的公司,和股東們勾心斗角要安心,賺的也更多。
以自己的關系,開一家新的出租車公司,不要太容易。
而且,此時社團還沒進入這一行,畢竟投資還是比較高,收益卻不怎么明朗。
要是能專營九龍和新界出租車行業,這家公司的前景,一定比九龍巴士更大。
即便將來會分發更多的牌照,自己也完全可以入股其他人拿到牌照的公司。
至于怎么入股,價格戰唄。
反正老子的出租車公司經營多年,賺了錢,該投入的也早投入了。
而新公司既要花錢買牌照,又要買車,投入那么大,手里的資金肯定沒多少。
拼著虧一兩年,就不信對方不妥協。
而且道義上,對方是后來者,等于搶自己的生意。
加上率先降價,市民肯定會站在自己這邊。
天時、地利、人和全在自己這邊,就不信干不趴下對方。
不過,60年開出租車公司,楚向前也做好了,不賺錢,或者賠錢的準備。
反正只是投入一兩百萬,花幾年時間總能慢慢盈利的。
楚向前對著胡安搖頭道,“我現在已經有養馬場再建,碼頭也即將開工。
手上還有電影院、電影公司需要打理,沒精力管理其他公司。”
沒想到這話一出,反倒是胡安一臉詫異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