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向前心里基本上已經同意了。
大船停在海上,用小船一點點運進來,賺的無非是關稅的錢。
只是讓楚向前擔心的是,這錢等于從日籍公司的手里搶肉吃。
自己從內地運來的自行車等東西,雖然停靠在港島的碼頭,卻不報關。
等于只是短暫停靠修整,這才沒必要報關和交稅。
要不然鬼佬和小詭子那些做相同生意的公司,今后保管會盯著自己不放。
三江水見楚向前猶豫,笑著說道,“他們打算找人找關系,以黑角頭燈塔年久失修,已經荒廢了為由。
在那邊建個木頭小碼頭。
再找個可靠的人,就住在燈塔里。
今后走貨,從那邊上岸路過柴灣時,只要我的人不去管他們。
每個月都給我5萬港幣。
分給手下一半,一年下來我也有30萬。
而且這是從島國的船運東西,和面粉什么的沒關系。”
楚向前也意識到,從來都是港島做中轉站,往島國運面粉,確實沒聽過島國那邊往港島運面粉的事。
隨后心里一動,要是沒記錯,好像島國今年年生產摩托就有140萬輛。
而且因為摩托車的技術相對于汽車,要少很多。
島國國內居然有200多家摩托車生產商,競爭那叫一個激烈。
最后只剩下了本田、雅馬哈、鈴木、川崎這四家,但普利司通未來雖然轉型專注輪胎。
但此時他們也是有自己的摩托車公司,而且風冷兩沖程的ea1摩托車的市場業績還很不錯。
56、57年高峰時,一年能買七八萬輛。
而50年初的時候,島國一年也才生產10萬輛摩托車。
到了60年,足足翻了14倍,可見摩托車的市場有多大。
同時,競爭必然異常激烈。
其中氣缸內壁電鍍涂層技術就是普利司通所發明,這技術最大的優勢是,耐磨損、低耗油。
要不是普利司通在摩托和輪胎,到底重點發展那一項的決策上猶豫不決,錯過了發展期。
說不定島國的4大摩托車,會變成5大。
不過,講真的,要是楚向前來選擇,大概也會重點發展輪胎。
一則確實有優勢,市場占有率大的情況下,賣輪胎等于所有車企都是潛在顧客。
賣摩托車的話,此時島國足足200多家摩托車公司,競爭激烈就等于利潤小。
還不如把氣缸內壁電鍍涂層技術授權給其他摩托車公司,換來他們今后采購公司的輪胎。
賺到的錢自然更多。
既然這樣,不如從島國運些ea1摩托車在港島,甚至東南亞銷售。
這款車現在還不算過時品,而且在汽車、摩托車并不多的市場里,最先進的產品其事反而不好賣。
ea1摩托這種技術已經成熟,生產成本也隨著大規模生產,而壓下來的摩托車,反而更適合新型市場。
價格合適,技術沒過時,才是新型市場絕大部分人的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