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7章最佳向導
隔天一早,天竺這邊不出意外的一大早就開始了炮擊。
好在有楚向前的情報支持,加上高原上的哨兵本身就在挖戰壕,建哨所時,早就同時挖了防炮坑道。
而且昨晚高原指揮部,就通知了一線部隊,防天竺人炮擊。
炮聲一響,除了觀察手外,其他人第一時間就躲進了防炮的坑道里。
持續了一個小時的炮擊,還真把指揮部和前線士兵們嚇了一大跳。
如此猛烈的炮火,不免讓部隊上上下下心里有了不安。
這一手下馬威,直接表明天竺那邊是不缺炮彈的。
可惜天朝這邊有了準備,除了把戰壕炸的坑坑洼洼,實際上的殺傷效果很不理想。
而且說句難聽的話,天朝軍隊在二戰期間,是吃夠了火力不夠的虧。
打順風戰沒問題,但遇到強敵,潰敗的速度會比想象中還要快。
同時對如何防炮擊,經驗那叫一個豐富。
從古至今能承受3、5成傷亡率而不退的部隊,無不是鐵軍、強軍。
而且嬰國人統治了天竺190年,早就想盡辦法毀掉了天竺人的勇氣和膽氣。
鎂國軍法甚至明確規定,傷亡超過13的軍隊,在失去了撤退的可能后,就可以投降。
拿贖金,確實比干掉貴族和貴族手下的步兵、騎兵更劃算。
要不然,鎂國佬在二戰時,也不會被小日子俘虜了那么多大兵。
還會被整個社會唾棄。
而天竺人的戰斗意志,連號稱是少爺兵的鎂軍都不如。
被幾百把槍械瞄準,那是十死無生。不退才是真傻子。
只是十幾分鐘,沖鋒的一個團天竺大兵,就因為死傷兩三百人。
那些個膽氣不小的天竺兵,也只是對射了十幾分鐘,就被全滅了。
只有極少人,在這種情況下,還敢繼續戰斗。
因為能堅持打到這個地步的部隊,在鎂國人眼里,已經對得起國家、對得起人民了。
身邊的戰友都逃跑了,你再厲害,也對付不了成百上千個敵人。
將來某一天,自己輸了,也可以花錢買命。
但在歐洲,貴族投降可以交贖金,也就是說,贏的一方,其實更喜歡抓活的。
即便有,那也是極少、極少。
剩下的人里,一小部分趴著或者蹲著射擊,其他的則轉身亡命的往回跑。
在古代,這個數據低的更加驚人。
在傷亡率超過30的時候,基本已經失去了作戰能力。
而且東亞的思維,死戰不退才是英雄,所以歐美人無法理解,明知道不敵,卻還是死戰不退,甚至拉上對手一起死的思維到底是為了什么。
將來萬炮齊發,也讓對手嘗嘗挨炸的滋味。
傷亡超過3成,就算是精銳都可能潰敗。
二戰之后,有歐美軍事專家,對現代軍隊的上千個戰例進行了分析,發現絕大部分部隊,在傷亡率達到23的時候,整支部隊里,還具有戰斗欲望的人已經不足一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