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作為前軍的精銳一旦潰敗,那后面的士兵,只會全軍崩盤。
堅持將這種部隊,繼續放在敵軍炮火和子彈面前,只會讓士兵白白送死,不會有任何效果。
剩余70的人,要么沒有配合亂打一起,要么躲起來消極戰斗。
這種思維下,你別指望歐美人有死戰的決心。
說白了,古代東亞社會,你投降,家人必然受到牽連。
等大量阿三趁著炮擊,卡著時間在炮擊結束沖上來時,忽然發現,前方山上忽然冒出無數根槍管。
這種人,說好聽點是膽氣足,說難聽點,是二愣子。
菲律賓戰場上,更是一次性投降了上萬媄國大兵。
但天朝初期的部隊,論戰斗意志,絕對冠絕天下。
那些大晚上有人嚎一嗓子就全軍覆滅了,也就是俗稱“營嘯”的例子,歷史上并不少見。
自己當家做主后,那是恨不得工廠24小時不間斷的生產火炮和炮彈。
古代軍隊的一些號稱精銳的部隊,傷亡達到10以上,很多士氣就會失去戰斗意志。
哨卡里的我軍,看到天竺人,只是傷亡20左右,就開始潰敗。
被打了個措手不及的阿三們,頓時死傷一大片。
東亞人,也理解不了,明明一支幾千、上萬人的部隊,還有六七成士兵,卻毫不猶豫投降的做法。
所以在某支部隊傷亡率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指揮官都會下令將其撤下來修整,以恢復戰斗能力。
也不管極少數幾個還不退的天竺人,在沖鋒號一響,拿著武器就沖出戰壕。
追擊下,不僅有打死、打傷一百多,還繳獲了不少瑛式武器。
至于那些膽子大的天竺人,也被沖下來的戰士隨手給干掉了。
等我方戰士帶著繳獲的一些武器回到戰壕里。
天竺人使用的武器,也很快被送去了后方的指揮部。
要不是上頭還沒下命令,就連天竺的火炮群,今天肯定也會被天朝的火炮反擊。
下午,天竺人稍作調整,再次派遣一個整裝團沖擊我方戰壕。
可惜天竺一個團的人,這次不僅沒沖上戰壕,傷亡也更大。
雙方很快發現,單兵武器上的差異。
我方戰士是信心更正,天竺那邊則直接停下了進攻。
李恩菲爾德步槍,作為瑛國一戰、二戰的主戰步槍,優點還是有很多的。
射擊速度在所有同時代的栓動步槍里,絕對屬一屬二。
十發裝彈量,也比同期其他步槍多。
最有名的98k,裝彈只有5發,火力上確實沒李恩菲爾德步槍厲害。
但到了二戰之后,這種栓動步槍就明顯過時了。
倒是未來興趣狙擊戰時,栓動步槍再次被重視起來。
但也成了特種步槍,再也不會出現,一生產就是幾萬、十幾萬的規模了。
而天朝的56半自動步槍,雖然也是10發裝彈,卻不用打一槍拉一下栓動桿手動上彈。
火力上明顯能壓制李恩菲爾德步槍。而且準確性和可靠性,也比李恩菲爾德步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