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何潮笙還不是未來縱橫港澳的超級有錢人,身家不過一兩千萬,雖說也是有錢人,卻連真正富豪的尾巴都摸不到。
而且他的兄弟姐妹太多了,又不是長子,即便能得到家族的幫助,但也有限。
所以在何贊元心里,何潮笙和楚向前一比,自然是站隊后者。
楚向前這幾年里,手里的現金年年不缺,從60年中旬開始,每年都從何贊元和他大哥手上,購買黃金。
又是渣打和恒生的股東,60年10月美元危機時,楚向前用自己手里的黃金,加上天朝提前支付給他,用來采購糧食的十幾噸黃金做擔保。
一舉在美元危機中,賺到二十多噸的黃金。
其中30噸,被他存在新手村倉庫里。
其他的,渣打存了7.5噸黃金,恒生存了2.5噸。
加上60年前后兩次,從何贊元兄弟倆手里,買下2噸產自南非的黃金。
之后第一場賽馬拍賣會結束后,楚向前用拍賣的錢,繼續找何贊元兄弟倆買2噸的南非黃金。
全都存在了恒生銀行里。
一開始渣打的大班,也就是總經理還勸他,說是恒生銀行小,存這么多黃金不安全。
但楚向前卻知道,這家銀行此時雖然確實規模小,但股東們的家世和實力卻不小。
再不濟,65年出現銀行擠兌危機時,完全可以游說渣打向恒生注資。
甚至像歷史里一樣,接受匯豐的注資,成為匯豐圈子的一員,都能躲過銀行擠兌危機。
而且楚向前也可以趁機利用這6.5噸黃金做籌碼,先一步注資恒生,不僅能拿到更多股份。
說不定光是他的注資,就能讓恒生挺過危機。
不對,只要楚向前愿意借幾千萬給恒生,百分百能度過危機。
而他也會成為恒生最大的股東,真正掌握一家區域性、成長性極高的銀行。
所以,61年年初時,楚向前再次用賽馬拍賣所得的一部分,繼續向何贊元兄弟倆采購黃金。
本想買4噸,可惜那時候黃金已經有了漲價的趨勢,何贊元兄弟倆,自然不愿意賣太多黃金給楚向前。
所以才楚向前才買了2噸,但他和鄭雨桐開始合作后,從周大生的渠道,買走了1噸黃金。
61年年末,金價漲到38美元時,何贊元兄弟倆,干脆屯著黃金不出手了。
楚向前只能從鄭雨桐手里,再次買下1噸。
等到62年,眼看金價突破40美元每盎司,鄭雨桐擔心自家周大生也開始出現黃金短缺,干脆也開始囤積黃金。
結果國際金價在年中時,果然一下子就飆升到45美元每盎司。
楚向前則因為從天竺神廟,還有中土世界里,搞到幾十噸、上百噸的黃金,也就看不上那1噸、2噸的黃金買賣了。
前后等于足足買了10.5噸的黃金存在恒生,楚向前立馬成了恒生上上下下極力拉攏和吹捧的對象。
生怕他一個不爽,就把黃金存到渣打銀行里。
按照此時的金價來算,價值超過1600萬美元。
更別說,楚向前因為賽馬拍賣,手里的現金必然極多,所以何贊元偏向楚向前,那是不帶絲毫猶豫的。
感覺自己遭到背叛的何潮笙,心里那叫一個氣憤和不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