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在裝修期間四家門店三天兩頭去巡視、親自盯著工期和質量,培訓員工方面也是親力親為。
免得其他三個老板親自決定,拿著3萬年薪,0.3%門店提成的門店經理,兼公司副經理,從起步時就超過自己。
說白了,不管是門店經理,還是公司全體銷售員,都是凌風的賺錢工具。
手下人能力越強,幫他賺到的提成就越多。
所以凌風對三個門店經理,是既防備,又不得不拉攏。
楚向前也毫不吝嗇的許諾,每個門店每個月總銷售額的1%,會用做獎金發給各個門店所有銷售人員和管理層。
到四百萬港幣的銷售額。
等于三到四萬的獎金,每個門店40個人一分,有人多有人少那另說,但獎金是工資的一半以上應該沒問題。
能力強的,底薪加提成后,月薪上千,甚至好幾千都不是問題。
不過文員就沒提成了,楚向前不提,凌風這個公司經理就不會搞均攤。
——
楚向前聽完凌風和樂言的匯報,自己在心里默默一算,四家家電城每年營業額應該有4千到5千萬左右。
按照20%的利潤,加7%左右的維修利潤,這生意確實很賺。
但回過神默默一算,每年的盈利加起來也就一千三五百萬港幣而已。
暗道做實業確實遠沒有金融和偏門生意利潤大。
難怪那么多人明明是經營好手,每年賺的也不少,卻總有人喜歡冒險。
心里提醒自己得穩住,楚向前更是提醒自己,家電城賺到錢就去買大樓,這么一想,心態就穩了。
目光再次看向凌風和樂言,“等這次開業酬賓結束后,過年期間的7天,再來一波更大的優惠。
把利潤給我壓到只有10%,我的目標就一個,干趴下外面那些門店類的中小電器行。”
凌風忙不迭的點頭,老板說什么就是什么,而且銷售總額更多,自己的提成也越多。
自己沒理由反對。
但點頭之后,眼角的余光又偷偷看了眼樂言。
見這個從小玩到大的朋友,聽完就苦著一張臉,知道老板這么做,別說門店類的電器行,就算是百貨商場在電器上的生意,也會受到極大的沖擊。
一旦老板真的把利潤壓到10%,同行要是跟風,百分百就得虧本。
楚氏家電城的進價,本來就便宜不少,船運又能降低一部分成本。
又不需要考慮門店的租金和倉儲問題。
家電城本來就是老板買下來的物業,灣仔、北角、佐敦三棟家電城,樓上就有以前用來當做工廠的廠房,隨便選一層就可以當倉庫。
旺角面粉廠里,也有兩個700平米、8米高的倉庫。
光是這些足以讓楚氏家電城的成本,比同行低10%、甚至15%以上。
這就是說,楚氏家電城只賺10%的利潤,外面不管是電器行還是百貨商場,跟風就沒得賺,或者得虧本。
而不跟風,電器賣不出去,回款的壓力會壓的同行們心力交瘁,撐不了多久的。
凌風自然不管這些,他同樣巴不得同行全倒閉。
但樂言卻猶豫片刻后,還是提醒道,“老板,降價太大的話,會逼的很多同行血本無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