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鄭淑芬能接受楚氏電影的業務,至少她有這方面的興趣時,暫時先看看她能做出什么名堂出來。
而且拍電影其實也虧不了多少錢,此時港島電影的市場雖然迎來發展期,每年拍出來的電影,也是逐年增加。
但實際上,正在盈利的電影,每年頂多二三十部。
其他的,能保持不虧就謝天謝地了。
而且別看港島電影今后二三十年里,風靡整個亞洲,但頂峰時年產電影也才300部。
這其中7成連上院線的機會都沒有,全是拍完就灌制錄像帶。
剩下的八九十部電影,在院線十日游的又占據了一半以上。
這種電影一看就是賠錢貨,所以電影院看似賺錢,可實際上港片最頂峰時,很多院線還是缺好電影。
院線真正賺錢的,還是靠著地產升值。
但大電影公司手里沒院線又不行。
不過楚向前可不會學邵六叔,讓自己女人管著電影院和公司,以精打細算來管理和運營公司,最后逼走了鄒紋懷和其他管理層。
可要是自己慢慢淡出電影公司,鄒紋懷這個總經理權力和自由度更大的同時,心里肯定也越不安。
畢竟現在還不是港片暢銷亞洲的80、90年代。
所以,要是鄭淑芬真有這方面的興趣,楚向前完全可以把她推上管理層。
不管具體拍攝和公司的發展,就但個代理人,坐鎮公司穩定人心。
所以《金玉奴》的本子不僅立項了,投資還是楚向前贊助的。
當然,楚向前也約了鄒紋懷、何慣昌,還有電影公司幾個管理層一起吃飯。
明確說了公司今后還是交給他們打理。
鄒紋懷等人雖然還是心有疑慮,但總比楚向前這兩年,對電影業務基本不過問要好。
而且老板愿意給自己女人挑劇本,那今后通過鄭淑芬,把劇本遞給楚向前挑一遍,就不會像過去兩年一樣,每年拍的電影雖然有賺錢的,但更多的卻還是虧本。
當然,這里說的虧本是港島票房,不足以賺回投資。
加上外埠票房,大部分還是賺錢的。
否則楚向前想當甩手掌柜,也沒那么容易。
可和當初楚向前管理公司時,部部都賺錢,甚至大賺特賺一比,就顯得他們這些管理層眼光和能力都不行。
所以總的來說,鄒紋懷等人對鄭淑芬進入電影這一行,暫時是歡迎的。
劇本一立項,鄭淑芬這才體會到,自己男人在港島,在東南亞電影行業的影響力,到底有多大。
就連郭振華都帶著他媳婦,主動上門試鏡。
張榮飛那小子,更是片酬都不要,只求在電影里能有個角色。
一切的跡象都表明,這部剛開拍沒幾天的電影,未來的票房應該不會差。
這也讓鄭淑芬覺得,自己未來說不定能成為電影方面的大佬。
甚至大亨,為女兒、為外孫贊家業,好像也沒多難。
楚向前要是知道鄭淑芬的想法,肯定會笑話她沒抓住重點。
電影圈有個,不管如何發展,最后都無奈發現的現實就是。
電影確實賺錢,但從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的時間來看,很多輝煌一時的電影人、老板們最終會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