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賺錢,靠電影是真不行,所以越是厲害的電影公司老板,最后都會轉向地產。
發展到頂峰的邵氏、后來居上的嘉禾,還有打的港島同行欲仙欲死的新藝城
甚至是新千年之后,天朝華藝兄弟,最終都是把資金和精力轉向地產。
說白了,靠電影發家,成為千萬,甚至億萬富翁的例子很多。
可想再進一步,港島電影就不行了。
而賺多了快錢的電影公司老板們,毫不意外的都會把目光放在地產上。
然后就是,輝煌一時的公司,最終走向沒落和破產。
楚向前就是想明白了這點,才慢慢對電影沒了多少興趣。
說到底,任何一個行業都有天花板,電影這一行的天花板,對比其他行業來說,太低了。
十年、二十年后的邵六叔懂,鄒紋懷也發現了這問題。
新藝城的光頭麥加、黃白明等人,也是在事業頂峰時期,轉行房地產撈快錢。
然后新藝城沒落的也最快。
但對那些還沒發達,又有頭腦、運氣和實力的人來說,電影確實能讓人一舉成名,三五年資產就爆增。
十年內,再成為行業巨頭。
可就和嘉禾頂峰時,市值才二十幾億一樣,能力越強的人,越覺得自己不該被電影給限制了。
當然,這也和港島市場太小有很大關系。
也和時代的局限性有關。
——
下午的專場拍賣,不出意外的拍賣總金額,低于上午。
不過20匹汗血拍出133萬美元的均價,20匹阿拉伯馬26萬美元的均價,也讓下午專場拍賣,一共拍出3120萬美元。
比起上午的3360萬美元,一天下來總共6480萬美元,也比去年5070萬美元高了1310萬。
3點拍賣一結束,就有好幾家大報社,立馬開始加印報紙。
爭取在下午5點之前,把這消息報道出去。
下午下班的港島民眾,也不出意料的被這消息,震驚的除了羨慕,就剩下嫉妒了。
不過楚向前暫時沒心思去管外界的議論。
下午三點半,葛白他們的12匹3歲馬,12匹2歲馬駒入場上拍。
楚向前不僅全程現場盯著,還主動為其中1匹3歲馬、1匹2歲馬駒從當講解員。
這舉動傻子都能看出,他對這兩匹馬兒的看重。
這下不僅感興趣的人更多了,就連小摩根,艾哈邁德這些沙漠土豪們也是打定主意買下這兩匹馬。
這讓葛白等人不由狂喜,而楚向前除了確實知道那兩匹馬的三維屬性不錯。
也算幫葛白他們一幫,同時這也符合楚向前自己的利益。
畢竟葛白他們手上的汗血馬,全出自楚向前的手。
這些馬兒和后代表現的越好,未來汗血馬的價值也會更大。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